去年国庆这一天,在釜山亚运会上,来自杭州的泳坛世界名将罗雪娟以1分6秒84的成绩轻松触壁,打破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用实际行动向祖国母亲献礼。2001年,日本福冈。在第九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两次为一位17岁的中国姑娘冉冉升起,世界为之哗然,人们惊呼: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一代“世界蛙王”产生了!
对这位“世界蛙王”人们早已通过电视屏幕熟悉了她:短短的头发,圆圆的脸蛋,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给人一种非常甜美、特别可爱的感觉。她就是本届世锦赛两块金牌得主罗雪娟。当荣誉的光环接踵而至时,有一个人始终是冷静的,他就是罗雪娟的父亲罗国安。一个不是哲学家的人,却颇能用辩证的方法培养和教育他的女儿。
“失业”后驮起碧波梦 今年53岁的罗国安,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人生经历比较坎坷,插过队,种过田,当过泥瓦工,1979年才返城回到杭州,在一家树脂厂当了一名电工。
罗雪娟是1984年出生的。女儿稍大一些,罗国安就有意识地让女儿饿饿肚子或干一些体力活,他认为“饿其肌肤”、“劳其筋骨”虽是孔子之说,但现在的孩子是非常需要补上这一课的,他就是要通过这些方法让女儿从小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之道理。一次,女儿吃玉米棒,她将棒上的粒儿吃完后,又啃了啃棒杆,发觉是甜的,兴奋不已。罗国安告诉她,在他当年插队的山村,这可是乡下孩子的美食呢。小雪娟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嘴巴里嚼得越发认真了。
女儿7岁那年,罗国安不幸患上重症乙肝。尽管他只40出点头,也很留恋自己的工作,但厂里还是让他办了“内退”手续。
1991年3月20日,对罗国安和今天已成为“世界蛙王”的罗雪娟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下午4点多钟,躺在家中休息的罗国安感到有点不对,女儿3点半放学,学校就在附近,不出10分钟她就应该到家了,问妻子徐宝义,她也弄不清是咋回事。罗国安躺不住了,他起身离家找到学校,向老师打听女儿怎么没有回家,老师告诉他去游泳了。
3月份,天还比较冷,罗国安找到女儿所在的杭州市拱墅区游泳馆,有几个小孩子正颤抖着身子从泳池内上来,当中就有他的女儿罗雪娟。从这一天开始,罗雪娟就与碧波和泳池结下了割不断的情缘。
回家的路上,小雪娟告诉爸爸,老师带来一个陌生人,让我们每个人蹦一蹦、跳一跳,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那个陌生人问我们愿不愿意学游泳,而且不用家里交钱,大家一听全都答应了。这个陌生人就是后来罗雪娟的启蒙教练章仁超。
但就在第二天,“豆芽菜”似的小雪娟即面临着一场特殊的考验:由于前一天受冻,她感冒发烧了。下午罗国安特意到学校去接女儿,希望她早点回家休息,但小雪娟倔强地表示,还要去参加游泳训练,罗国安没有阻拦,满目爱怜,他从女儿身上找回了自己的影子。有一年,杭城碰到了少有的严冬,一时自来水管四处爆裂,病中的罗国安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坚决反对,参加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一星期到处抢修爆裂的水管。本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一时间罗国安这个名字响彻杭州的大街小巷。他心想,自己“失业”也好,每天可以骑车接送女儿参加游泳训练了。在女儿进省队前,罗国安一直是这样坚持的。
严父有一颗慈母心 “女儿以蛙泳见长,有人说是受我影响,这不是硬让我‘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嘛。”说起这罗国安笑得很开心。
对女儿的游泳训练,罗国安说他谈不上有什么技术指导,但对教育女儿如何做人,他是给予直接影响的。
有一天下午放学后,罗雪娟没有立即去游泳馆,而是随其他同学去玩耍,快到6点时,她到游泳馆把泳衣、浴巾、头发全部打湿,罗国安来接女儿时,还真的以为她在练习游泳呢。但这个秘密最终没能守住,教练向他反映了罗雪娟的偷懒行径。这一天晚上,罗国安动了雷霆大怒,将女儿的泳衣撕破,在摔泳镜时,被妻子徐宝义拦住了:“孩子他爸,你消消气吧,这可是十几元钱的东西啊!”罗国安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
小雪娟知道自己错了,伤了爸爸妈妈的心,“扑通”一声,她给爸爸跪了下来:“爸爸,我错了,你打我吧,你原谅我吧。”好一会儿,罗国安才转过身来。“孩子,不是爸爸想对你凶,一定要你将来成为世界冠军,我只是想你做人、做事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人‘不能以善小而不为’,我今天怂恿你,就等于害了你,你有了第一次,肯定就会想第二次。”
“玉不琢,不成器。”只有初中毕业的罗国安,他将古人教子之方信手拈来。
罗雪娟夺冠后,一个自称在成都某医院工作的小伙子在电话中问罗国安:“报上说你对女儿非常凶狠,是真的吗?”罗国安反问道:“电视剧《女子特警队》取材于你们四川,你说里面的‘长官’是善良还是凶狠?他的队员出息了没有……”小伙子打断罗国安的话:“知道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作为女儿,罗雪娟很为父亲愤愤不平,她几乎想声嘶力竭地向全球大吼:“我父亲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
罗雪娟现在的教练张亚东清楚地记得,罗雪娟来省队报到的第一天,罗国安找到他,提了一个令他感到近乎荒唐的要求:“张老师,我们家雪娟睡觉怕见光亮,也听不得一点声响,能不能让她还是睡在家里?”张亚东当时没好气地回答道:“她下次到国外比赛,你也让她把家里的房子给背着。”一句话,噎得罗国安半天没敢吭声。
走过许多地方,也品尝过许多不同风味,但罗雪娟最爱吃的还是父亲烧的菜。每次比赛回到家中,她就像馋极了的猫,将父亲张罗的一桌好菜风卷残云,横扫一空。
其实,罗国安做菜并没有什么高招,因为从小女儿的饭菜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他对女儿的喜好和口味特点了然于胸,将深厚的父爱尽融在这几尺灶台前。
“父亲是我的全职保姆!”罗雪娟对父亲是十分依赖的,一次罗国安开玩笑地对她说:“将来你嫁人怎么办?”罗雪娟俏皮地说:“你可以陪嫁过来!”父女俩笑得前仰后合。
8年前,罗国安旧病复发,医院一天发出两张病危通知单,参加抢救的医生直摇头:“恐怕挺不过来了。”此时,罗雪娟正在金华参加浙江省迎春杯少儿游泳比赛,直到比赛结束,教练才敢告诉她父亲病危的消息,当罗雪娟一身泪水、汗水赶到父亲跟前,把自己刚获得的一块金牌摆放在父亲胸前时,奇迹出现了,昏迷中的罗国安醒了过来,并嚅动着嘴巴:“娟……娟……娟娟,爸爸祝贺你。”是女儿给了罗国安第二次生命。
用“哲学”为女儿导航 小学升初中,罗雪娟是班上的尖子生,可以进杭州市第四中学,这是省里的重点中学,高考升学率比较高,能进该校读书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求之不得的。但对罗雪娟来说,如果进了该校,即意味着她要放弃游泳,因为该校对在校学生参加校外组织的活动有严格规定。未来的大学生活是非常诱人的,罗雪娟向往杭州市第四中学,但罗国安却不赞同,他主张罗雪娟就近读一所普通中学。罗雪娟不解,气愤地责问爸爸:“你为什么不让我进四中?”罗国安认真对女儿道:“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旅行,你现在好比上了杭州至北京的列车,进杭四中,就好比进了大上海,有很多人会在这里下车,但他们的旅途是短暂的,无缘认识华北大平原,你应该继续坐在车上,到南京不能下,到徐州也不能下,即使到了泰山脚下和天津也不能下,直至终点北京。上海好玩,返回时可以下车。‘不到长城非好汉’,人家没见北京风光,你见过了,你会觉得自己很精明,这样做很划算。”罗雪娟听了这个不是寓言的故事,如释重负地对罗国安说:“爸爸,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放心吧。”罗雪娟心态调整得很好,思想上不再动摇。
有一次,罗雪娟见罗国安情绪比较好,笑着问:“爸爸,我们是不是对头,我发现你总不愿放过我。训练不好你要讲,比赛得了名次你还要讲,我怀疑你是有意找碴,你说是不是?”
这回罗国安没有笑:“古人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我坏者是我师。这当中的道理很明了,相信你是能够理解的。”罗国安接着又道:“我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咱家屋后的小河里有一段腐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人去动它,因为‘朽木不可雕’,它已没了精雕细刻的价值。如果我有哪一天不理你了,你就是那河里的腐木。”
教给女儿做人的道理,她会受益终身。罗国安提醒罗雪娟:“一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当你获得成功时,并不是你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该多想着他人,该多想着怎样回报社会。”
罗国安要求罗雪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那些对她和他们这个家庭提供过帮助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罗国安告诉罗雪娟,那年他病重,家庭十分困难,过去在江山一道工作过的同事得知后,给他寄了1500元钱,真如雪中送炭。尽管现在这1500元算不得什么,但当时那可是救命钱啊。罗国安给女儿打过一个比方,当一个人饿倒街头你给他一个馒头,就等于给他一条命。而当他吃饱后,你即使送他一桌满汉全席,他忘不了的可能还是那只馒头。听了父亲的这个比方,罗雪娟说:“这就好比一滴水、一碗水、一湖水,只要辩证地去看,其实关系是等同的。”受父亲影响,罗雪娟也有了一点哲学思想。父亲的引导,始终给罗雪娟一种向前划动的力量。让五星红旗在国际泳坛上一次次升起,是罗雪娟对祖国和人民的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