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培培”为什么突然“休克”
www.zjol.com.cn  2003年17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核心提示:就在上个月,中央电视台还制作了专题节目,花半个多小时宣传了温州平阳培培外国语学校的全国首个“希望之星”班:85名希望生圆了大学梦。其中,5名学生留学加拿大,一名学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然而,这个月初,“培培”突然“休克”。学校停课,教师工资发不出,当地法院进行债权债务清理。

  这一变故来得太快。记者两下温州寻找“培培”变故的脉络枝节。
    
  目击

  教师没有回家的钱,停课了

    1月13日,星期一。阳光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中显得有点灰。一辆印着“法院”字样的警车停在校园中。位于温州平阳县城北郊的培培外国语学校,造型独特的教学楼、宿舍楼前,垃圾成堆。一些学生正提着行李往家赶。他们说:“这一两个星期学校有点乱,静不下心来读书,回家算了。”离校的基本上是高二年级4个班的学生。

  走进男生宿舍楼,楼道里一片狼藉,洗手间的水龙头,滴着的水连手也洗不成。几个男生对记者说:“学校这几天穷,上午刚停水!”

  这个月初,学校发不出教师工资,教师停课5天,“培培”的债务问题充分暴露。来自温州文成县的“希望生”黄伟红说,元旦前后,学校放了7天假,1月3日上了一天课,但4日开始又停课了(经核实是高三会考停课三天),教师在10日拿到了工资后,才恢复正常。其间,平阳教育局负责人来校向同学们解释,要大家自作选择:继续留校,或回原来考上的高中,或转学到其他学校。

  说起停课原因,“培培”高二段的几位教师说,“我们拿工资就好比挤牙膏。催一下,给一点。”这学期,工资一拖再拖,2002年9月、10月工资,是在11月份,全体教师向教育局反映后才发的。这个月大家又反映,才在1月10日那天拿了点钱。发工资的钱还是向教育局借的。学校董事长肖怀裕多次承诺发工资,结果都无法兑现。临近年关,许多老师连回家的路费都筹不到,不得已只好“停课”。

  学校欠了2000多万,几年前买蛋的钱都没给

  平阳县增收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去年12月11日在当地媒体发布公告,将培培外国语学校列为“第一批不守信用单位”,其公布的欠款数为220余万元。目前有关“培培”的债务纠纷已被起诉到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这几天当地会计事务所评估后发现:学校欠下银行和个人许多债,粗略计算达2000多万元。

  肖怀裕给记者列出的账单,只有欠银行的1300万元左右。

  学校食堂几年前买的鸡蛋,到现在都没付钱。卖蛋的老太太感叹道:“吃我鸡蛋的学生都能生孩子了,但我的鸡蛋钱还不知到哪里去拿!”

  “培培”的学生食堂每年要轮包,承包者要向学校缴一笔押金。前一轮的承包期满,学校要退还押金。但学校却把押金用了,承包者一气之下把学生饭卡里的钱提走了事,总数近3万元。开学了,不少学生吃不上饭。

    1月10日晚上,学校发去年11月份工资时,一名教师正在签名,突然进来一人,一把抢过桌上的2000元钱说:“肖欠我钱多年,拿一点算一点。”其他教师报了110,好说歹说才帮这名老教师把钱要了回来。

  近八百名学生怎么办?几十万元的赞助费谁来还?

  高二年级昏暗的教室里,几十张桌上还留着学生没带走的课本、笔记本。教室后墙上,贴着几十张错落有致的奖状。

  高一6班学生成绩特别突出,很多都是中考的高分学生,都是冲着“培培”的名气来的。如果学校关了,他们的学业肯定会有影响。该班还有从内蒙古来的13名“希望生”,上个星期他们找到温州市团市委等单位一查,原来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希望生,是学校与当地团组织协商后招来的。其中10人已经回家,留下的3名男生因没路费,留了下来。他们说:“回去再找学校要缴一大笔钱,家中根本没办法。”

    80多名教师的去向也成了问题,最难过的是那些年轻教师,当时放弃公办学校,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有学生缴纳的大笔赞助费。按有关协议,学校向学生收取的赞助费必须保证学生完成三年学业。这笔钱仅高一年级就达30万元。学校如果关了,谁来还钱?
    
  记忆

    “培培”的过去:创办全国首个“希望之星”班

    “培培”是由原平阳一中教师肖怀裕与几名股东创办的,为民办高中教育,三年制教学,全日制、全寄托。1996年9月正式对外招生。该校曾经因创办了全国首个“希望之星”班而得到社会关注。

    1998年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管理中心,经严格考察后,决定委托“培培”负责培养中国首批“希望工程”高中生。学校要为每位学生负担3万元开支,包括教育、食宿费和人身、医疗保险费等。该校在陕西、云南、贵州等十多个省招收了48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优秀初中毕业生。1999年,他们又增招了37名学生。同年,该校“希望之星”班学生邓磊,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我国第一名“希望工程”培养的少年大学生。

  为给这85名“希望之生”创造高等教育的机会,1999年,“培培”与加拿大圣多玛斯大学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圣多玛斯大学奉行慈善事业,济助贫寒学生。双方签订的协议规定,加方每年接收中方若干名优秀的“希望之生”到圣多玛斯大学深造,减免四年的学杂费,提供特别奖学金。留学生的求学费由加方通过专项募款,及提供勤工俭学的方式帮助解决。

  首批招收加拿大留学生的工作启动后,“培培”有16名高三学生申请留学。圣多玛斯大学校长梅尔先生等亲至温州,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考查。结果,周一昔、陈艳丽、汪莎、胡正芬、彭成义5名“希望生”一举“登第”,被录取为圣多玛斯大学经济学、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2002年8月份他们赴加拿大圣多玛斯大学留学。其余79名“希望之星”班学生,先后在2001年、2002年高考中金榜题名。其中10名分别被国防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院校录取。

    “培培”的现在:青基会已与其停止了“希望之星”班合作

    1月1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中国青基会,办公室的张先生说,青基会证实了“培培”为希望工程作出的贡献。但目前青基会已与“培培”停止了“希望之星”班的合作,“主要是希望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省的教学进度、考试要求不一,以及学籍管理较难,以后的“希望之星”班只招收本省的希望生。另外“培培”资金困难,再办“希望之星”班不大可能。对于13名内蒙古的希望生,张先生表示青基会根本不知情,最近内蒙古团组织反映上来,他们才了解。13名希望生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团委联系的。青基会要求内蒙古团组织,对已回家的几名学生,发动当地捐款,解决学费。
    
  结局:“培培”会易名易主吗?

    1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该院一名负责人说:“‘培培’的欠债问题,从去年开始陆续有债主起诉,它已经资不抵债了。”目前“培培”已处于法院执行阶段。这名负责人承认,处理“培培”的债务问题,法院非常谨慎,没有像处理一般案子那样,把被执行人的财产拍卖了用于还债。法院考虑更多的是800名学生的读书问题。他们倾向于办教育的单位或个人,能一次性买下“培培”,让学生仍在原校读书,顺利完成学业。法院目前正委托有关机构评估后整体转让。

  平阳县教育局副局长王振中介绍,为稳定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在征得温州市中院同意后,有关方面为该校垫付了两个月的工资、水电费等。县教育部门承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将确保该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确保学生如期完成学业。

  平阳县教育局向市中院提出书面建议,推荐温州佳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培培”校产的受让方。现在有关资产评估工作以及整体转让事宜进展顺利。据了解,像“培培”这样占地60亩,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办学规模的民办学校,因经营不善而整体转让的,在省内还是首例。
    
  疑问:“培培”被谁摧“黄”?

  “培培”为何陷入绝境?王振中说,主要是四方面原因:盲目一次性过大投资使学校背上过重债务;股东之间矛盾突出,甚至白热化,形成不了合力;学校董事会决策、监管不了,行政管理漏洞百出;学校招生不足,每年高一新生都不到200人。

  肖怀裕也向记者承认,自己教了30多年书,教育、教学上有一套,但在管理方面的确有欠缺。1996年创办“培培”时,为追求“一步到位”,一次性投资达1500多万元。仅造好的一幢六层教学大楼就有30个教室,设计容纳学生1500人。其实,至2002年上半年,“培培”在校学生始终在400人左右,有20多个教室在那儿积灰尘。

    1500多万元投资全靠银行贷款和社会高利息集资。肖说,向亲朋好友借款,付的都是2分、1.5分、1.2分利息。每学期收上来的百把万元学费,除了日常开支所剩无几,根本无力偿还借款。加上高利息,“培培”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只好拆东墙补西墙,财务陷入恶性循环。

    2002年9月新学期开学,“培培”迎来入学高峰,高一新生招了400余名,全校学生接近800名,学费收了210多万元。学校老师说,开学那天肖家全家上阵,把成捆钞票装入皮包。

  这时,温州永嘉的“乌牛早”公司又成为肖的新股东,给“培培”注入了200万元资金。学校新学期开学一下子进来400多万元钱,照理说维持正常开支和还掉一定数额的借款不成问题。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肖的儿子肖光竟把400多万元钱席卷而走,至今下落不明。

  据学校老师介绍,肖怀裕夫妇和儿子儿媳以前都在“培培”上班,对外还自称是学校股东。但现在除了肖怀裕,他们都离开了。

  “乌牛早”公司董事长李仁超说起这次失败的投资气愤不已。李称,他事先对这个学校了解不全面,更不清楚已有众多债主起诉。他曾经委派两人到“培培”管理,发现学校账户没有钱。那两个人不到一星期就走了。“每天都是逼债电话,这个黑洞填不满。”

  像这样与肖合作、结果不欢而散的股东,连肖自己也说不出个具体数目。

  据知情者说,“希望之星”班原来办在平阳另一所中学,只办了一个学期就砸了。就在上面要把这个班转往温州市区时,县里多个部门同时找到了肖怀裕,要求“培培”来接这个班。肖“盛情难却”地接办了“希望之星”班!本来学校就在亏,这次又投进200多万元。“他当时哪有能力办这样的善事啊!”

  记者手记:同样沉重的思考

    “培培”倒了,让人惋惜,又沉重得不得不让人思考。

    “培培”倒了,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不乏“局外人”所难以理解的,但至少:学校是向学生传播新知的地方,不过“培培”家族式的学校管理明显落后了,结果发生卷款而逃的事;再看“培培”的融资方式,也非常原始,只要钱能够借得来,造上去就得了,没有周全考虑投入产出期的长短,回报率的大小。业内人士说,办民办教育其实是微利,没有精打细算肯定亏本。

    记者采访中,听到当地一名业内人士说:“民办学校办好了我们高兴,倒闭了我们同情。”他把民办学校视作了一般的企业,令人遗憾。“培培”关门引起的连锁反应可能他不会想到,但教育资源被这样践踏他或许不会看到。

    国家《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担任教育机构的董事、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和担任总务、会计、人事职务的人员之间,实行亲属回避制度。”第三十八条规定:“教育机构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表,并根据审批机关的要求,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财务会计状况进行审计,报审批机关审查。”“培培”高负债的财务状况,都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那么,每年的《办学许可证》年审,又是怎样通过的呢?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柴明雄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