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化大户”算文化消费账
www.zjol.com.cn
2003年20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许多与杭州市江干区法院李军法官熟识的朋友都说:他家绝对是文化大户。这个文化大户经历了一个家庭文化消费稳步增长期。
读书是李军的一大爱好,一摞一摞地买书对李军而言是幸福的。但由于家庭收入有限,以前李军家每年的文化消费控制在800元左右,主要用于买书、订报。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从1997年开始,李军家的文化消费逐渐增加。
受李军工作的影响,妻子姚洪燕对学习法律产生了兴趣。1997年和1998年,李军家共增加了1200多元的文化投资———为姚洪燕购买法律书籍。1998年,姚洪燕考出了律师证。
1999年,上网变得时髦起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这深深地吸引了李军。当年上半年,李军花5200多元买了台电脑,又花1000余元买了打印机,此外,每月上网的费用约为80元。从此,李军成了法院网、法官之家、各种历史文化网站的“常客”,而他家的文化投资也从此改变了仅为阅读书报的单一“格局”。
李军家文化投资走向“多元化”是在1999年下半年。当时,江干区法院正在进行以实现“公正与效率”为目的的改革,这让李军产生了继续学习业务、紧跟改革步伐的强烈愿望,于是报名参加了北大在杭开办的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班。而不甘落后的妻子则在杭州商学院夜校攻读法律专业本科。从此,读书深造成了李军家文化投资的大头。李军夫妇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完成学业,两人的学杂费分别为2万元、6000元。此外,从1999年至2002年,李军家的传统文化消费———阅读书报、看有线电视也由800元增长到近2000元。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李军家获得了文化投资大户的美称。
2002年,李军近3岁的女儿李楚瑶开始上幼儿园,这时,她迷上了看动漫光碟。这一年,李军家的文化消费又多了7000多元———为李楚瑶缴纳学杂费、购买动漫光碟等。
李军告诉记者:生活水平提高了,加大家庭文化投资的力度是必要的。这为全家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并且开拓了视野,家人的生活也更充实。当然,这也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通过读书、上网,李军对一些法制发达国家的简易庭有了较深的认识。简易庭专门办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简易案件,效率很高。2001年,李军结合本院实际,提出了设立预备审判庭,专门办理简易案件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领导采纳,并于今年年初正式运作。今年春节,李军准备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网上“冲浪”,继续拜访那些他深爱的法律和历史文化网站。李军说:不久后他家还会有一项大的文化投资———他想攻读博士。毕竟,学无止境,学可致用啊!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