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直面非典是军人的骄傲
www.zjol.com.cn  2003年20月0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人物简介:沈燕霞,36岁,武警杭州医院骨科护士长,护校毕业后进入武警医院工作,今年护士节,她被评为优秀护士长。在全国抗非典的关键时刻,我省的4名武警医护人员奉命奔赴北方支援当地抗击非典,沈燕霞是其中的一位。

    沈燕霞一行乘坐的飞机在北京机场落地的时间,是5月5日下午2时50分。飞机停稳在机场停机坪的那一刹那,沈燕霞说自己心里真的很激动,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来到抗非典第一线,作为军人真的很骄傲。

    据后来武警杭州医院政委黄柏荣介绍,沈燕霞和ICU主治医师周宇龙两人援京是从医院200名候选人中挑出来的。当时接到上级命令后,包括合同制护士在内的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向医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考虑到武警医院此前没有传染病科,而沈燕霞已经在骨科一线从事护理10多年,抢救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在护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周宇龙一直是在医院主持重症监护室(ICU)工作,上呼吸机是他的强项,他们也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在确定了最后的援京名单后,领导找沈燕霞谈话时,她没有提任何要求,只说保证努力完成一切任务。其实对于沈燕霞来说,孩子才5岁,丈夫工作也忙,家里一天都离不开她。但她把年迈的母亲接过来照顾孩子后,就匆匆地走了。

    与沈燕霞一起从全国各地部队抽调的援京医护人员共58名。从5月6日开始,武警部队对他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密度岗前培训。老师都是来自一线的医疗专家,培训结束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直接进入了待命状态。

    也许是第一次离家,在和记者后来的电话交流中,她对当时发生在杭州的疫情也特别关注,因为杭州有她的亲人。她特别思念的是孩子,抽空打个电话回来时,孩子总是问她什么时间回家,而对她来说,战斗才刚刚开始,她只能一遍遍地哄孩子开心。孩子的照片就装在她的贴身口袋里,想急了,拿出来看看。起初打电话回家时,丈夫从不接听她的电话,夫妻俩一直通过手机短信在交流,因为丈夫说怕妻子在电话里哭。

    按照规定,学员不可能全部同时上前线,从培训正式结束的当晚,学员们开始纷纷向上级部门交请战书,年纪最大的已经50多岁了,最小的刚刚20岁出头。

    奔赴天津的命令下达是在5月10日晚上,次日一早,沈燕霞和其他6名医护人员就开始动身前往天津,随后直接进入了医院隔离区。当时天津的抗非典形势非常严峻,仅她入驻的这家医院就有数十位医护人员感染非典。但她觉得,越是充满挑战的地方越是军人应该去的地方。

    今年护士节,沈燕霞特别难忘,就在这一天,她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长,同一天晚上,她首次进入非典病房,成为一名真正的抗非典战士。

    重症病区的病房有10余位重症病人,男女都有,病人的生活起居,如吃饭、大小便和消毒等,都得由护士精心护理,因此这里的护理工作比较繁重。

    护士要穿3层防护和隔离服,为了减少医护人员被传染的几率,他们要戴3层的防护口罩和防护镜,都成了“套中人”,最大感觉就是无法保持呼吸通畅。当了10多年的护士,第一次真正有了无法自由呼吸的感觉,沈燕霞和其他的护士一样,都流了眼泪,但她们还是咬紧牙关做好每一项工作。每次下班后,她脱下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她说,除了战斗别无选择,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5月17日上午,支援人员到达1周后,医院首次传出了2位病人治愈出院的喜讯,其他病人的情况也都有所好转,特别可喜的是连续10多天来,医院没有再发生医护人员感染非典的病例。

    当医生向一名病人宣布其病情已经得到很好控制,可以转往普通病房时,病人兴奋和喜悦的表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沈燕霞说,那一刻让她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位病人获悉沈燕霞来自杭州时说,她曾去过杭州,杭州真是美丽的天堂,而天堂来的护士则是她心中最可爱的人。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汪成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