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鑫富:攀登生化高峰的山之子
www.zjol.com.cn
2003年18月2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个人档案
年龄:41岁 籍贯:临安 创业经历: 1992年7月成立临安申光电缆工业公司; 1995年组建临安申光电缆化学总厂; 2000年改为浙江鑫富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心经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是创新的资本。 入选理由 过鑫富名下的浙江鑫富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崛起于1995年,拥有三个技术专利,均领先国际水平。资产超过3个亿,在国内市场占到近30%的份额,在国际市场占15%左右的份额,80%的产品出口欧洲、美国、巴西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目前综合实力居国内第一、国际第四。过鑫富本人被评为杭州市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临安市首届十佳青年企业家和市劳动模范。 过鑫富生长在山水环绕的天目山脚下,但那山一重,水一重的环境挡不住他远眺四海的视线。从电缆行业的初战告捷,到转战生物化工行业,虽然已经是不惑之年,他却像一个孩子,对前方拥有最新鲜的目光和最诚挚的信仰。一山更比一山高,过鑫富这个在群山怀抱中长大的山之子,也在他的生命和事业里不断寻找下一个制高点。
磕磕绊绊中起步
高中毕业的过鑫富进入了村里一家塑料厂,虽然刚开始做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机械工,但是很快他凭着努力和聪明就脱颖而出,1983年村领导看中他的能力,把塑料厂承包给他。在他的手里,企业办得有声有色。过鑫富一年的收入有5000多元,在1983年这是个很大的数目。村里人发现这是个金饭碗,很多人争着要承包。过鑫富始终坚信自己的经营能力比别人强,但是村办厂的承包权最终还是花落他家。两年后过鑫富便不得不退出了。
有了钱有了经验,过鑫富决定单枪匹马闯天下。他成立了一家化工厂,但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环境污染的问题而草草收尾。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他又和别人合作办校办厂。但是一个和尚挑水吃很累,两个和尚抬水吃也不省力,两个人终因经营理念的差异而分道扬镳。当时国内物资紧缺,很多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但过鑫富始终坚持一点:不管有多少眼前利益的诱惑,或者有多少实际的困难,质量这个关口不能放,做企业应该从长远的生存来考虑,不能今天赚明天的钱。
尽管一路走来都不顺利,过鑫富却没有因此心灰意懒。后来待在一家做塑料生意的校办厂当副厂长,在沉寂中他寻找着起飞的机遇。
找一棵新果树
有这样一则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一群孩子在路边发现一棵果实累累的果树,大家纷纷去抢摘,只有一个聪明的小孩站在原地不动,因为他认定长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的果子肯定是苦果子。过鑫富却想,甜果子的最终结局是被人摘光,但是最先发现的人肯定能大饱口福。他要做第一个摘果子的人。
塑料是电缆的原材料之一,在校办厂待了几年的过鑫富,接触到一些电缆行业的信息。他发现国内通信电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1992年,临安才两三家电缆企业,树上的果子还很多。他看上了当时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电缆行业,提议校办厂投资电缆,可是有关领导认为风险太大,没有同意。机遇面前,过鑫富从来不会犹豫。
1992年,而立之年的过鑫富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对于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来说,当个副厂长,在天目山脚下过个安稳的小日子,也可以成就一段安稳的人生。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过鑫富渴望更精彩的人生。于是他离开了校办厂,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1992年7月,过鑫富筹资300多万元组建临安申光电缆工业公司,为了抢得先手,他当年就完成投入,1993年的销售额就达到3000余万元,掘到了第一桶金。那年临安的电缆企业几乎是上一家,红一家,周围的人看得眼红心热,纷纷涌了进来。
而他在这个时候激流勇退了,他明白在电缆这个技术含量不算很高的行业里,很难始终保持领先,浅水困不住蛟龙,他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揣着先人一步得到的金苹果,趁大家还围着电缆这株树打转时,他已经掉转目光,开始四处物色,寻找另一株不为人知的果树。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过鑫富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D-泛酸钙(又叫维生素B5)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一种添加剂,用于医药原材料、食品和饲料业。1995年国内对D-泛酸钙的需求大约有300多吨,而国内的生产能力仅仅只有50吨,只能勉强保证国内医药原材料的需求,而食品和饲料业对D-泛酸钙的需求完全依赖进口。
又是一棵未曾开发的处女树,怀着欣喜和热情,过鑫富找到了他事业的第二个起步点。
当一个领跑者
D-泛酸钙是个高科技产业,对过鑫富来说技术门槛很高。但是他坚信没有进不了的门。他四处求经,跑上海,闯北京,窜科技院校,甚至派人去国外考察。渐渐地,他从半路出家成了行家里手,还亲自撰写了大量泛酸钙项目及其产品应用与市场前景调查的论证材料。
1995年初他筹资2000多万元,成立临安申光电缆化学总厂(即如今的浙江鑫富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开始进行年产150吨的D-泛酸钙生产线的投资建设。到了1998年,鑫富公司就已经成为国内D-泛酸钙行业中生产技术领先、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把国际竞争对手一一地挤出了国门。
过鑫富很骄傲,但是他不满足。他要在国际市场与群雄逐鹿,并暗下决心超越世界上最大的D-泛酸钙生产企业——瑞士的罗氏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当一个领跑者很累,而要始终保持领跑者的地位,就更不能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创新是必然的生存之道。
要成为领跑者,首先必须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为此,过鑫富每年都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即使是瑞士的罗氏公司现在采用的仍然是化学方法,而过鑫富已经采用了先进的生物技术。在新产品上过鑫富同样不放松。目前过鑫富有意生产一种降血脂的药物,这种药品以前只有日本有原料药,如今鑫富生化的原料药生产技术已经通过专利审核,并且拥有6年的专利权,也就是说,在未来6年内国内根本没有竞争者,可以保持独一无二的优势。
不断的创新不仅使企业保持了领跑者的优势地位,也带来了成本的大幅下降而增强了竞争能力。如D-泛酸钙的生产成本就从1996年的16万元/吨下降到2003年5月底的4万元/吨。于是在竞价桌上,过鑫富又多了几分叫低价的底气。前几天,全球五家公司在网上竞争一个客户,在一个小时过鑫富一路竞价,其他公司一直以很小的幅度跟进,到最后5分钟时,过鑫富一下子下调了5%的价格,把其他四家公司杀得措手不及。过鑫富很自豪地说:“当国际企业在这块产品上已经处于利润边缘化时,我们还有很可观的利润及竞争空间。”
这正是他可以打价格战的资本。过鑫富深有感触地指出,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就是要以不满足的心态和否定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脚步。
路遥知马力,当一个领跑者不仅要有冲劲,还要能耐力。而先进的人才和良好的企业素质环境决定了他能走得比别人更远。
过鑫富发现同是发展中国家,印度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远比中国的产品受欢迎。为什么呢?原来印度的劳动者素质比较好。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企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资本。
为了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精兵强将,过鑫富主动引进了三大认证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不少企业引进这些认证的目的只是为了多一张“金名片”,再加上通过认证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很少有企业家会像过鑫富这样积极主动。而过鑫富则是为了借这些工具练“内功”,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为此,他甚至两次推迟了认证通过的时间。 后记 攀登在事业的群山中,一路上过鑫富多次抓住了命运之神扔过来的绳子,尤其是1992年进入电缆行业和1995年开拓生物化工市场这两次机遇。但是机遇的背后就是风险,要抓住机遇就得冒风险。过鑫富不是一个过于看重财富的人。他说创业虽然是为了财富,但是把财富看得过重,就会成为登山的包袱。一旦有了患得患失的心理,就不敢放手去搏。当初过鑫富已经在电缆行业有了一席之地,但还是果断地跳入了生物化工行业,最终成为国内D—泛酸钙行业的执牛耳者。看到这个机遇的人肯定不止过鑫富一个人,有些人看到了这个机遇,却因为担心风险太大不敢轻易涉足。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过鑫富说未来的3—5年是企业的快速发展期,计划中的2006年将是他攀登生化绝顶的时间。他充满豪情地表示,要在2006年完成10个亿的销售额,使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D—泛酸钙生产和销售企业,做到世界泛酸行业的领导者。
到那时,或许他又要寻找另一个山峰。一山望到那山高,正是这种不满足催促着他不断攀登。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朱雪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