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七夕商家直称清冷 中国情人节不被重视
www.zjol.com.cn  2003年17月0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即素有“女儿节”、“中国情人节”之称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但是记者昨天走访温州的市场却发现,记得这一具有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市民并不多,拿这一传统节日促销的商家就更少了。

  场景一:温州市区纱帽河是花店较为集中的地段,但昨天记者逛 遍整条街后发现,喜欢拿各种节日做促销的花店却没有趁机拿七夕节的牌头吆喝。“迎春花店”老板一听记者询问七夕节生意如何就直摆手:不好不好,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是冲着七夕节来订花的。“朵朵鲜”等花店的人员则介绍,“中国情人节”的吸引力显然不足,目前订花者还是寥寥无几,同2月14日情人节实在没法比。

  场景二:跟花店老板一样感到冷清寂寞的还有市区各家珠宝店。记者在市区开太百货和五马街看到,新款珠宝促销广告比比皆是,但其中找不到任何与七夕节有关的字眼。各家珠宝公司称,根据往年的经验,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过的“浪漫人士”并不多,因此他们也懒得借此做文章。尚晨珠宝销售人员称,最近几天,珠宝销售没有明显上升的迹象。

  场景三:比起鲜花和珠宝,市区各家西饼屋显得较积极。桂香村和欧麦等西饼屋都在自家门口贴出了麻巧广告,但记者发现,与七夕相关的食品仍然不是主打产品。桂香村西饼屋本来想在七夕节期间推广一款“爱情蛋糕”,但是由于中秋节临近,就放弃了原计划,只在店堂贴了一张麻巧广告了事。而阿哆诺斯西饼屋干脆把重心完全放在月饼的促销和生产上。

  有关人士认为,七夕节不被市民看重与节日定位和时机有关系。因为2月14日已经成为市民心目中固定的情人节,而且早于七夕节,自然抢走不少商机。另外,七夕节后紧跟着一个中国人更为重视的传统大节——中秋节,相比之下七夕显得不太重要。

  “七夕节”为何干不过“情人节”

  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此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因为关乎爱情,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节日夜晚,人们要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据说不仅仅汉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是本土“情人节”,历史悠久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七夕节”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远不及每年阳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人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那么,年轻人为何热衷过“情人节”而冷落了“七夕节”呢?

  “七夕节”受冷落,是相对于“情人节”而言的,而对“情人节”的热衷,从根本上说还是缘于一种“崇洋心理”。西方“情人节”不仅受到了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且是风靡全世界的节日,这与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和文化较发达有一定关系。故而,虽然年轻人热衷于“情人节”是缘于崇洋心理,却不是批评教育所能扭转的。

  “七夕节”之所以热闹不起来,还有一个因素,即“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而且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作为“节日载体”。在西方“情人节”里,有情男女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节日载体”简单而浪漫。“七夕节”的传统活动,各地不一,但共同特点就是,这些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抬头看不见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也不可能在瓜果架下偷听他们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至于祈祷祭拜、穿针引线、杀鸡洗澡之类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就更难让年轻人普遍接受了。所以,想让“七夕节”受到年轻人的宠爱,其活动内容恐怕需要一番改造才行。

  当然,“情人节”兴盛而“七夕节”冷清,并不是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情人节”和“七夕节”都起源于忠贞不渝的爱情传说,不管人们热衷于哪个节日,其实际意义是相同的,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有了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南方都市报》 /晏扬)


来源: 温州都市报  作者: 林剑静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