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防暑降温 不能对民工一脚踢
www.zjol.com.cn  2003年27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全省连续高温,即使近日频降大雨,但全省各地的每日最高气温仍超过35摄氏度。当许多人在空调间里舒适地工作时,仍有一些人头顶烈日挥汗如雨,但对他们的劳动保护措施却微乎其微,比如那些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出大力、流大汗的民工。

    昨天中午,在宁波阳光广场一建筑工地,从台州来的民工陈师傅正在拉钢筋,为了躲避烈日暴晒,他不得不穿上厚重的长袖外套,汗珠从他领口处黝黑的皮肤上大颗地滑落;远处,一位民工正汗流浃背地敲打泥块碎石……烈日下,偌大的工棚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屋里的民工说,太热了,就靠几台电风扇降温避暑。

    一个准备打地铺睡午觉的民工说,天这么热,没有发一分钱的降温费,甚至连降温品也没有。工地负责人说,工地上的正式职工按建筑公司的规定有降温费和冷饮补助,民工没有。

    在绍兴一处建筑工地,建筑工人们在下午2时又开始上工,他们都清一色光着上身,搬运石子、黄沙、水泥,不断地给搅拌机喂料,然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送给打桩机“吃”。一名姓胡的贵州民工说,他们一般是早上5时开始工作,中午休息两三个小时,一天工作时间加起来差不多有10来个小时。他们休息时都在工地的阴凉处,因为他们晚上睡觉的帐篷里的温度比外面还高。在一个帐篷里,10来张一字排开的竹榻,每张竹榻上都有一台袖珍电风扇,这些小电扇是整个帐篷内惟一的降温设备。帐篷中间留着一条只容得下一人通过的狭窄走道,帐篷内还挤着煤气灶具。10来个民工吃喝全在里面。

    因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干一天也只有四五十元钱,因此建筑民工的伙食费自己都控制得很紧,有时小贩来工地卖棒冰,大家宁愿口渴也舍不得买。工地上缺少茶水供应,渴了大家就随便找个水龙头喝几口自来水。工地上一位姓应的建筑包工头无奈地说:“浇地基、浇屋顶,都需一气呵成,因此白天再热也得干活。至于防暑,我们是‘一脚踢’承包的,这些细节问题我们也就不考虑了。”

    劳动部门对此现象也表示无奈。宁波劳动局劳动工资处负责人出示了一份文件,在夏季防暑冷饮费的发放对象说明里只列了企业职工。也就是说,只有正式的企业员工才有高温作业津贴。这位负责人也表示,“农民工”和“外地佣工”的劳动力市场很难规范,对于他们的降温补助,尚没有硬性规定。

    文件没有规定,不能成为漠视建筑工人高温劳动保护权益的借口。有关人士呼吁,防暑降温不能对民工“一脚踢”,他们长时间在烈日下工作,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建筑单位、工程承包人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民工们的利益,在工地上备一点茶水,备一点药物,给他们安排一个相对清凉的休息场所。满足这点要求所花钱财不多,而这笔“感情投资”带给民工们的是温暖,是一种人文关怀。

    根据去年5月1日新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中暑也被列入职业病目录,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高温时给予一定的劳动保护,如果被确诊为中暑性职业病,还可以索赔。

  zjnews.gif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郭玲 郑璐 吕方伟 李风 沈兴国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