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5艘大马力远洋捕捞渔轮从舟山沈家门码头出发,远赴马达加斯加捕鱼。在渔民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改造传统渔业、发展现代渔业带来的希望。
同一天,嵊泗县五龙乡田岙村71岁的老渔民许全外,一大早就和儿孙们领着一批上海游客,在码头外的8个网箱里垂钓。曾经担心离开了海洋捕捞一家如何生活的老许,看着如今红火的旅游生意,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同在海岛,平阳县南麂列岛,由渔民投资的人工鱼礁建设方兴未艾,渔民们已在礁区放流真鲷、石斑鱼、大黄鱼等品种200多万尾,海洋的生态修复和资源增殖效果十分明显,游客纷至沓来。
尽管这些事例只是我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星星点点”,但也弥足珍贵,它意味着长期以海洋捕捞为业的沿海110多万渔民,其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
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实施新的海洋管理制度以及中日、中韩等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生效,加上多年来的酷渔滥捕和污染,海洋捕捞面临着渔场缩小、生产时间缩短、资源衰退等前所未有的困难,祖祖辈辈以捕捞为生的渔民,处在失业的阴影中。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对海洋渔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十五”前三年,省财政每年安排近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和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沿海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减法”与“加法”一起做,一边减船减人,一边引导帮助渔民发展水产养殖业、休闲渔业、远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运销业等。从2001年起,我省每年报废或转产1000多艘海洋捕捞渔船,累计已有5000多位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然而,转产转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渔区一位县领导告诉记者,转产转业难,难就难在渔民观念的转变上。在不少渔民眼中,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仅停留在鱼上,“辛辛苦苦养一年不如捕一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纯海岛渔区,对捕捞渔业依存度很高,“渔兴则兴、渔衰则衰”,转产转业的空间相对较小。同时,渔民技术、资金、信息等的缺乏也使转产转业心有余而力不足。据有关部门调查,我省沿海渔民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和40岁以上渔民分别占到总渔民数的45%和70%,75%的渔民除海洋捕捞外没有其他特长;加上渔民历年的积累都投在不断更新的捕捞渔船上,转产转业已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由此,渔民收入增长缓慢,2000年至2002年的3年间,全省渔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仅为0.83%,与1990年至1999年10年年均18.56%的增长率形成明显的反差。
最近,我省又提出,从2003年至2007年,全省还将压减海洋捕捞渔船4400艘,转产转业捕捞渔民22000人。渔民转产转业、充分就业的任务异常艰巨。
让渔民充分就业,是新阶段发展海洋经济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也是能否顺利完成我省海洋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一场攻坚战。
面对困难,业内人士指出,渔区干部群众必须进一步拓宽视野,首先要着力由过去的“困守渔场”向如今的“闯荡市场”转化;渔区经济要由“以渔为主”向多元并举发展转化;渔业工作要由一产为主向二、三产业转化;渔村建设要由生存型向生态休闲型转化。其次要加大对渔民转产的培训和扶持力度,赋予转产渔民新的谋生技能;同时在渔区二、三产业发展上给予项目立项、资金扶持上的倾斜。第三要借发达国家正在逐步退出远洋捕捞之际,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既为渔民寻找新的出路,又使我省海洋渔业继续在全国保持重要地位。
近日结束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压缩近海,拓展远洋,提升养殖,主攻加工”的方针。眼下,以重点发展大黄鱼等优势品种为主的百万亩标准养殖塘工程建设已掀起高潮,若干具有浙江特色优势的海产品养殖带正在形成。
在“渔都”舟山,中国重要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正在抓紧建设中;十万渔民技能培训工程全面实施,“失海渔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重点渔港和渔港经济区正抓紧规划;休闲渔业方兴未艾,以海岛风光为依托的海滨休闲文化、以海鲜佳肴为依托的海洋饮食文化成为旅游热点……
换种方式“吃”海,使我们可以预言,随着我省现代海洋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渔民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