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9日开始的制止西溪污染应急行动,有没有见效?西溪的水环境,能不能恢复到污染前的样子?昨天,本报记者再次来到蒋村。
拂面的微风里,已经没有那股令人作呕的腥臭了。透过水面,已经能看到两三厘米水下的浮游物。曾经让人神往的西溪水,虽然还未重现“一泓青罗带”的美丽画面,但人们仍为这明显的变化而深感欣慰。
上堵下疏清源引流
蒋村乡的吴克前副乡长告诉我们,8月19日市、区有关部门协调会达成共识,查清了水污染的两个原因:一是防止污水进入西溪风景区的挡水围堰被莫名拆除,直接导致污水进入西溪;二是杭州西部水系的大环境不正常,由于河道整治,多处围堰使河水不畅通、缺乏新鲜水源补充,水质下降;西溪下游的塘河水位偏高,又使得西溪一带的污水排不出去。
在有关部门协调会上,决定了两个应急措施,首先是截断污水来路,8月19日当天就在市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带领下,重新筑好挡水围堰。其次是在8月22日开始“翻水”,把滞留在西溪内河的污水抽出来,排出西溪湿地。恰巧,最近几天塘河水位也开始下降了,使得污水的排出较为顺畅。因此到昨天,西溪水质的改善,也就让大家有目共睹。
生态失衡投资暂缓
但是蒋村乡的干部们心里还是沉甸甸的:他们初步统计出来,这次水污染,“看得见”的损失就有900多万元,再要恢复到污染前的水环境,至少还要投入900万元!
据乡干部反映,污染给农民的鱼塘带来“灭顶之灾”,直接造成100多万元的养殖经济打了“水漂”。特别对于蒋村乡11个村的村民来说,在被禁养猪后,转投水产养殖又突然发生大面积水污染,导致鱼虾蟹螺统统死光。他们的损失谁来赔偿?乡村干部也难以回答。
对整个蒋村乡来说,大家“节衣缩食”两年,一共800多万元的环境整治投入,还有村民和乡镇干部的两年心血,都被水污染毁于一旦。从2001年开始到今年6月的环境整治,在疏浚18条河道上投入了300多万元;为了清运二三十年积累的环境垃圾、禁养家畜、整顿污染企业,又投入了500多万元。这些努力的成果,似乎一夜之间就打了水漂。
蒋村乡干部们说,这些还只是看得见的损失。污染破坏的农业生态,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这种损失是一下子无法用统计数字表达出来的。水污染事件还打击了本来准备投资建设西溪旅游风景区的投资者的信心,不少人已表示要重新计算成本。
任重道远环境脆弱
吴克前表示:虽然我们目前看到水色变绿,污物已经沉淀,但要彻底恢复水质,还得疏浚河道,把河底的淤泥全部清掉,等水质好转,再行投放鱼苗,恢复生态。
蒋村乡刚刚在2003年6月结束整治,元气尚未恢复,又面临着恢复西溪农业生态的巨大工程,无论是人力、财力上,都倍感艰难,无以为继。
虽然杭州市有关部门都已表示将对西溪上游以及周边的单位、生活小区、企业的污水排放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浓度、总量的排放达标,并督促沿山河、紫金港河整治进度,但这次水污染还是实实在在地提醒了蒋村人。
蒋村人向我们提问:我们花了那么大的投入,把自己内部的环境污染整治好了,可是大家也看到,外面的污染一进来,我们就白花力气。就算我们这次又重新整好了,会不会过几天又发生一次污染呢?毕竟,西溪河道众多、地势较低,什么水一进来都会马上遍布水域、渗透鱼塘……
西溪湿地,我们这个城市的“肾”,怎样才能“永葆青春”呢?能不能保证不再发生哪怕一次的污染呢?这或许不仅仅是一次水污染事件,还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课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