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在外创业成富翁 今朝回乡勇当领头雁
www.zjol.com.cn
2003年34月2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有145户人家的东阳市南马镇新屋村建有148座坟墓,这些坟墓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还影响了村容村貌。以前,因有老人顶着,不让动坟。后来,老支书在他任期内也想迁坟,终因资金不足耽搁下来。去年支部换届时,许多党员盼望能有人带领他们迁坟和创业。
党员们想到了在北京创业的张伟献。1983年,张伟献到北京做家具,先后创办了家具厂、装潢公司,成为千万富翁。致富不忘家乡的他,曾拿出400万元为村里办事。
面对村民的期盼,张伟献决定回村参加换届选举。在选举前的演讲会上,他针对村集体经济只有6万元的实际,提出经营村庄的设想。他说,现在,村集体经济薄弱,但我有信心把经济搞上去;日后,村集体经济发展了,仍要把钱用到刀刃上;如果大家选我当领头人,我就要做好随时作奉献的准备……
“能不能先来点实的?你什么时候把村里的坟迁了,我们再听你的经营村庄理念。”有人将了张伟献一“军”。
指着自己的笔记本,张伟献说:“我在北京时,就在本子上写着迁坟的事了。如果连这点都办不到,我就不来参选了!迁坟后腾出的地,可以通过公开投标,给村民造房用。只要干部带头,这些坟一个月准能迁好。”
张伟献提出的思路和办法,让党员们兴奋。在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为村支书。
张伟献家门外一米处,有自家的3座祖坟。当选那天晚上,他便做通亲人的迁坟思想工作。第二天,他背着工具与村民一起将自家的坟迁到偏僻的山岙里。看到新支书带头迁坟,村民们没有二话。不到一个月时间,全村的坟墓全迁完了。
如何让村集体收入由少变多。在村两委联席会上,他打了个比方说,一户并不富裕的农户,有了一笔小钱,是先买电视机享受享受,还是买台缝纫机做点活赚钱呢?当然应该买缝纫机赚钱。经他这么一比喻,村两委成员心里亮堂起来。他们用这6万元平整了土地,建起村级木线工业园区。一进一出,6万元投入变成了38万元的集体收入。他们还将坡地整理成宅基地,出让给村民建房,使村集体收入一下子增加到150多万元。如今,投资120多万元的村综合楼已结顶,村老年活动室也建起来了,10多家企业进入村工业园区。
张伟献创业劲头越来越足。他告诉我们,旧村改造规划已完成,明年就要动工。新屋村和邻近村要合建一条5公里长的公路,使新屋成为中心村。届时,邻近20个村的农民可以很方便地到新屋来,从而使新屋经济发展有了持续动力。
【链接】 东阳有一大批“回乡领头雁” 据东阳市委组织部统计,该市有1141个村党支部书记,其中在外办厂的有199人,经商回乡的174人,搞建筑回乡的84人;共有1062个村委会主任,其中办厂的144人,经商的181人,搞建筑回乡的173人。现在有一大批“回乡领头雁”活跃在农村,他们带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村容村貌,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了活力。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洪加祥 市报道组陈其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