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王久方:一片痴情为建筑
www.zjol.com.cn  2003年55月0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人物档案
    年龄:40
    籍贯:浙江宁波

  创业经历

    1982年高中毕业当代课老师
    1983年进建筑工程队当泥水工
    成立宁波海曙区明州建设工程处(即后来的宁波明州建设公司)
    1998年3月改制为宁波明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并进军房地产市场,开发首期房地产项目欢乐家园
    2001年组建浙江荣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斥巨资收购即将上市的上海富叶公司部分股权,开始走向资本市场

    创业心经 做人不诚实,毁坏的不过是他自己,如果盖楼不结实,殃及的将是别人无辜的生命。

    入选理由

    再过不久,宁波东钱湖沿线的居民将住上现代化的洋房。由荣安集团代建的这个名为“隐学山庄”的项目已经交付,很快就可以帮市政府安置大批东钱湖拆迁居民。从处女作6万平方米的“欢乐家园”到8万平方米的“欢乐精品园”到最新的“隐学山庄”,王久方无不想方设法地给小区设定加分点:无挖窗设计,开小区人工河……浙江荣安集团现有9亿资产,涉及房地产开发、工民建承包施工、市场贸易等,2001年被评为“全国民企500强”。
    
  王久方表面看性情恬淡,内心却极其热情,言语不多,却透着一丝幽默。当记者要求拍人物照时,他坚持说自己太瘦了,拍出照片来容易把人吓着。结果,他拿出一张几年前与儿子的合影,照片上父子俩都笑得很欢,他希望能以父亲的形象出现在媒体上。但是碍于报道所限,只能让这位父亲失望了。最后还是拍了一张王久方的照片,当时他穿了一件很朴素的衬衫,上面有些褶皱。旁边的人建议他换件衣服,再系上根领带,但是他觉得太做作了而没有采纳。

    父亲指点上路

    高考落榜把19岁的王久方推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他必须为自己选择一条前行的路。第一条路是高复,准备来年再战考场。但是王久方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因为那时上大学太难了,他打比方说那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当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只处于中上流,还进不了前十名,想挤进大学这扇狭窄的门谈何容易。

    王久方可以选择的第二条路是当老师,这个职业也是他从小就向往的。小学时他身体比较弱,性格也很内向,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照让他深受感动。从那时起,他就很想当一名教师。因此高考落榜后,村里的小学邀请他去当代课老师时,他便欣然允诺了。两个学期后,当地教委考虑要给他转正,这时父亲出面了。知子莫若父,父亲知道儿子性格固执,教师这个职业并不适合他发展,搞不好还会误人子弟。于是,在父亲的劝阻下,王久方放弃了执鞭从教的生涯。

    就这样,他走上了第三条路,那便是后来让他深爱不已的建筑。王久方的大哥当时是一支工程队的队长,照理高中毕业的他完全有条件进办公室当一名工作轻松的资料员,然而事事务实的他却决定从泥水工干起。那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王久方觉得只要肯吃苦、肯动脑子,机会是很多的。他从泥水工这个起点开始一步步往上爬,这个文弱少年最终在建筑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在这一路攀爬中,父亲的话始终在他耳边回响:“做什么事都要尽心,尽心就好了!”

    让王久方记忆深刻的是学生时代,每当他把成绩报告单交到父亲手里时,父亲总是先看“品德评语”,再看各科成绩。看“品德评语”时总是一字一句看得很仔细,而看成绩时常常是一扫而过。父亲常说:“分数的高低我并不在意,主要看你尽心了没有。如果尽心了,即便没考及格,我也不怪你;如果没有尽心,你考100分,我也不满意。”

    “尽心”二字,成了王久方前进在人生路上的有力鞭策。当他遇到挫折想放弃时,就会想起父亲责询的目光。也正是尽心二字成就了王久方今天的事业。

    为建筑而痴狂

    兴趣是成功之母,王久方可以说是这句话的一个明证。很多人一旦找到自己所属的那份工作,就会迸发出无穷的精力。王久方对建筑的狂热和全心投入确实让很多人惊讶不已。

    从刚进入工地,他就开始迷上了这项工作,尤其喜欢钻研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经常去请教师傅或找书自己学习。但是,无论是师傅教的还是从书本上看到的,他都不轻易认可,总是喜欢再三琢磨,看是否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1986年他开始独立承包工程,此时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程项目上,工作成了他惟一的爱好和乐趣。每天天不亮他就到工地巡视检查,在工人上班前安排好所有的工作,下班后又要召集全体班组长了解清楚当天的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晚上再把当天的工程状况理出头绪,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计划。这些在别人看来是很辛苦很枯燥的事,他却干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

    付出总有回报。1986年到1990年的四年时间里,王久方带着他的那支劲旅打下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一次“钱江杯”优质工程(浙江省建筑行业最高奖)、一次“甬江杯”优质工程(宁波市建筑行业最高奖)和一批优良工程。而很多和他差不多时间起步的项目经理却在取得一些成就后固步自封了,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得意中,开始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王久方却依然毫不懈怠地跋涉在前行的路上。很快,他那本不高大的身影就在这支队伍中显山露水了。

    王久方对工作的狂热引起了他房东郑新华的注意。这位房东当时是宁波市海曙区西郊乡甬丰村的村主任,他对王久方的勤恳、俭朴深有好感。1990年甬丰村计划成立一支工程队,郑新华马上把王久方列为队长的第一人选。当时王久方也正在寻找一个更大的舞台,与郑新华一拍即合。1990年底,“宁波市海曙区明州建设工程处”的牌子挂出来了,王久方也正式独立门户了。到1998年改制为宁波明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时,明州公司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同行业的佼佼者。这中间,父亲的教诲和对建筑的痴迷一直是他前进的动力。

    一天,当王久方带着管理人员在妇儿医院住院部大楼工地检查时,突然下起了雷阵雨,正在浇注二楼楼面的几名工人停下活来。王久方意识到,如果停下来,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一过,工作面上势必会留下一条无法愈合的疤痕。他没有犹豫就奔向工作面,一边命令继续施工,一边组织人取来防水雨布搭棚遮掩,然后又冲到搅拌处,亲自指挥调整水灰比,直到最后一车混凝土倒进模体内,他才带了一身的泥水离开工地。

    一支明州劲旅

    汉高祖刘邦是王久方深深佩服的一个人物。他说,楚汉争霸时,刘邦用兵不及韩信,用谋不及张良,用智不及萧何,却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原因只有一个,他精于驭人之术,刘邦在这些将领谋士之间造就了一种以他为核心的团队文化,正是这种团队文化助他功成名就。在王久方看来,个人英雄主义从古至今都是成功者的大敌,如果企业家至今还沉醉于创业之初独步江湖的英雄梦里是很危险的,他向来是不赞赏个人的匹夫之勇的。

    在初创时期,他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得力干将。由于他自身对施工的每道工序都了如指掌,再精明的班组长也蒙不了他。经过长期的循环淘汰,他身边留下了一支精干的队伍。1999年,他的两员大将还被评为宁波市建筑行业“优秀项目经理”。

    他深知凭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往前冲是不够的,所以除了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外,还号召员工一起充电。有一位架子工对电脑产生兴趣,并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完成了电脑二级培训。王久方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派人通知这位架子工,让他带上资格证书和培训费用发票去公司财务科报销。王久方还因此下了一个通知:凡是有公司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电脑、外语等科目培训的,只要成绩合格,相关费用一律由公司给予报销。

    靠着这支能征善战的劲旅,王久方才能在建筑战场上屡战屡胜。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朱雪利 章卉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