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听一位企业老总讲起,企业里搞软件的一名本科生突然不辞而别。原来这位本科生承担的是最基础的软件管理工作,“跳槽”的原因是这位本科生希望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想当软件“灰领”(现代“灰领”是指既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职业人才)。
像这家企业碰到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摆在面前的现实是:一方面企业需要程序员、测试员、系统维护管理员、工程实施人员;另一方面,研究生、本科生往往不安心这类工作。
那么,谁来当软件业的“灰领”?
专家认为,软件高职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最适合承担这样的工作。一个高中毕业生,经过两年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一般都能进行程序编写和测试,并且这些学生比较安心本职岗位。同时,企业使用这些软件人才的工资成本也相对较低。
调查显示,社会对高中低各类软件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型,对软件“灰领”的需求量最大,约占总需求量的60%到70%。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建设“数字浙江”,并提出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特别是杭州、宁波、绍兴还被国家列为制造业信息化的试点城市,这些都意味着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以杭州市为例,杭州软件产值在全国已居第四位。按照规划,到2005年,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将形成100家大中型企业的规模,技工贸收入将达到100亿至120亿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需要大批软件“灰领”。杭州某高校软件学院一位老师经常接到来自企业的电话,要他多推荐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软件专业学生。
据了解,当前杭州市软件人才拥有量远远不及北京、上海,甚至深圳、南京等城市,无法适应软件产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我省软件人才的市场空档已被国内外软件培训机构看中。以培训软件“灰领”而闻名的印度安艾艾迪信息技术公司(NIIT),已经在我国各地开设了100多个培训中心,招收学员近2万人;北大青鸟与印度APTECH公司合作在我省设立培训公司,已培训人员约400人。
资料表明,在软件大国印度,高中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包括软件技术培训,这类人才大都成为很受企业欢迎的“灰领”。这对我们软件业人才培养不无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