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有名的“楼市热土”杭州推出1200套经济适用房进行摇号发售。因为参照了刚刚开始实行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招投标所得结果,房价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有消息传出,杭州市政府即将推出“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体系,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重点,
放在加大建设中低价位住房特别是经济适用房上,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市政府领导宣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想法――今后投放市场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面积不得低于总量的50%,经济适 用房和商品房的开发比例起码达到1:1。
有媒体欢呼――政府将“让每个杭州市民都有一套住房”。
一连串消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房地产狂飙突进的杭州,这一“新政”会怎样实施,实施后是给楼市带来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还是重走“均贫富”的计划经济老路?
新政力度很大
针对杭州房价连年猛涨,居民“住房难”呼声强烈的情况,杭州市长在前段时间通过一封给市民的电子邮件表达了对此问题的关切。
9月15日,杭州市政府开会讨论了住房问题。会议强调要提高经济适用房的准入门槛,申领准购证必须凭结婚证,单身须35岁以上。低收入家庭除单位证明外,还须在社区公示15天,严防高收入者和投资客“混入”。
应对炒房牟利,新政规定,经济居住房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解困房10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市政府为此设计制作了被称为“欠款单”的《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权属证书》(黄色)。持证者在规定期限满后,必须按照上市时商品房价格,向政府补足差价、利息,申请更换《房屋所有权证》(红色),才能上市交易。
经济适用房建设改变过去政府指定开发商的做法,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在建设水平相同情况下价低者得,最大程度抑制建设成本。明确今后60-70平方米的户型要占六成,最大控制在120平方米左右。
会上提到,确有企业困难,职工住房困难的企事业单位,可申请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用于安置本单位职工的经济适用房。销售多余房源向社会公开摇号销售。
据有关方面估计,如此一来,杭州的经济房售价将从目前每平方米约3000元,降至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
会上还提出,从今年起筹建一批大学毕业生公寓,按人均8平方米的标准由政府供地和定价,市场化运行,解决刚参加工作者的住房问题。
会议提出,高档住宅的标准为“单平方价格在1万元以上或单套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对购买高档住宅的高收入群体实行从高税率3%。对商品房期房转让增收契税,严堵房屋出租营业税的流失。对二手房市场在现已开征综合税、印花税的基础上恢复征收20%税率的个人所得税。
针对记者已经反映的“惜售”现象,会议提出,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取得预售证后,必须向社会公开可预销的所有房源信息,由房管部门向社会网上公示。“惜售”者将被记入信用档案,甚至被降低或取消开发资质;
除了已经在实行的经济适用房部分政策外,方案中很多内容,包括“50%供地比例”及税收等问题,都属“讨论”阶段,还未形成正式决议。
带来的是希望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计划中的新政也存在不同意见,表示反对的主要有三个观点:
一,按照新政规定,经济适用房建设面积将会等于甚至超过商品房开发的规模,这一低层次住房形态是否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建设水平?假如若干年后又要拆迁,岂不造成资源浪费?
二,贫富差距拉开是历史必然,买豪宅是刺激社会财富创造力的动因,不应抑制,否则就是“平均主义”重来。
三,炒房是合法的资本运作,是技术和经验的成果,有利于二级市场的培育。而且风险和回报并存,有风险时政府不会救助,有利益了政府却要压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原则。
认为操作上可以修正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经济适用房土地不低于总数50%有无科学论证?有专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颇富创意的设想――经济适用房在"限价"基础上开发完成后,由政府全部收购,其中一部分进入摇号销售,剩余部分实行“房屋储备”,掌握在政府手里,根据楼市发展情况待机而动,或作为经济适用房,或转化成商品房进入市场。政府利用土地和房屋两项储备制度,控制利润,对住宅这一特殊商品发挥更为直接的调控作用,将现在的大部分市场由开发商控制的局面,转变为政府控制起码50%的房源,进而对整个市场发挥决定性影响。
二,大力发展二级市场,才能有效缓和供需紧张,真正降低房价。据了解,目前杭州市和上海等地相比,二级市场还很不活跃,存量房流通率不高。通和置业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黄海波认为,在目前阶段对炒房者和高收入者强化税收,客观上会对本应培育、鼓励的二级市场起到压制、打击作用,更为妥当的办法,应是在繁荣之后,再考虑税收调节手段。
三,让企事业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重新回到小单位、小团体发展的老路,偏离住房市场化、社会化的大方向。一位资深房产顾问分析说,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房地产旺势极可能促使一些单位为利益驱动,想各种办法开发房产牟利,违背政府制订政策的初衷;二是各单位自己卖地赚钱,增加土地储备制度统一收购的难度。他建议,企事业单位自己建房一定要纳入全市统一规划,严格管理。
城市文明走向成熟
据悉,新政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市场、居住、解困、救济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有很多被采访对象对此表示极大的欢迎。有人概括说,新政就是要帮助穷人住新房,抑制富人购豪宅,压制炒房者运作赚钱的欲望。
市政府一位干部说,杭州的经济适用房并不是房产的低等产品,其开发品质和商品房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土地等政策的不同。新政规定经济适用房是有限产权,穷人要努力工作,发展起来变成了富人之后,出钱将当初未交的费用付清,才能获得完全产权,成为个人的资产。这是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是社会保障的体现。而且土地资源今后越来越少,这种做法还可以为以后几届政府预留一笔土地出让金,实现可持续发展。
省直房产中介公司的龚青认为,炒房行为可能增大“泡沫”风险,通过税收等政策对其进行调控,保证整个房产市场的健康运营,对广大购房者和投资者的资产保值增值也是有好处的。
有关专家指出,杭州"新政"目前还未正式成文,可能还有不完善之处,但其蕴涵着这样的理念――帮助穷人,却并不提供免费午餐,鼓励创富,同时摒弃残酷的丛林法则,经济建设和关怀民生两者不可偏废,表现出了推动城市文明不断走向成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完)
《新闻背景》:杭州的经济适用房
有一句在杭州房地产界流传好几年的“行话”――傻子才不造经济适用房,傻子才不买经济适用房。
按照过去的做法,经济适用房建造由政府部门指定开发商,限定利润率为3%。开发商上报预算,物价部门核价,事实上开发商可以想各种办法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在这样的机制下,杭州市区经济适用房价格高达每平方米3
0 0 0元以上,真正的中低收入家庭根本消费不起。为了牟利,一些经济适用房项目出现"大户型"、"高档化"的现象。根据统计,杭州2 0 0
2年7月份经济适用房共出售9 3 7套,平均每套建筑面积l 2 6. 6 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 2 0平方米以上的占7 5%, 9
0平方米以下的仅有8套。有的户型甚至是200多方的跃层式。对开发商来说,大户型更符合有钱人的需求,因为超过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标准按商品房价格购买,实际上变成政府免费出地让开发商赚商品房的钱。
经济适用房建造思路围绕市场转,是因为原来的政策对购买者门槛太低,给富人和炒房客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有限的经济适用房落入一些高收入家庭,
出现"开轿车住经济适用房"的现象。经济适用房马上可以上市交易,补缴的出让金只有标定地价的l 0%,有人说,"买经济适用住房等于申购新股"。
来自政府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几年的实践证明,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方式在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杭州老市区申购登记经济适用房住户有3 8
0 0 0户,通过摇号实际解决的只占申购登记总数的1 2. 8%,准购摇号比例高达1:8,不仅相当部分急需住房的家庭被排斥在外,而且给寻租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商品房买不起,经济适用房轮不到,有了机会又买不起。杭州市民中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弥漫在网上论坛,见诸报章媒介。
今年以来,杭州市针对这些问题,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