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宁波首家保镖公司开业 合法性问题成焦点
www.zjol.com.cn  2003年36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镖通常意味着神秘和威武。在影视剧中,古代镖师通常会在押运货物时插上镖局的旗帜,名头响亮的镖局足以震慑草莽之辈;现代的私人保镖则大多以黑装墨镜示人,身手矫健,扮相极酷。

随着宁波第一家“保镖公司”的新近开张(记者从宁波市工商部门了解,这很有可能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保镖公司”),现实生活中的保镖,将进入公众的视野。

与此同时,围绕着私人保镖业务的合法性和市场空间等问题,有关各方也展开了积极的探讨。


    “镖头”胡祥云

对于某些人来说安全已成头等大事

四十出头的胡祥云看上去精干老练,但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镖头”。

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印有“宁波平安商务礼仪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头衔。

看得出来,这个名称是颇费一番斟酌的。胡的解释是:“保镖公司”这样的名称是不可能通过工商登记注册的,只能以商务礼仪的名义来提供类似服务。

胡祥云曾在福建当过陆军特种兵,1987年退役后开始经商,1995年创办了浙江省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

2000年后,由于汽车租赁市场显现颓势,胡开始考虑转型,他在广州、深圳等地发现有专为富豪和名人服务的保镖机构,生意红火,联想到浙江也有不少老板,胡便对这一市场进行了一番了解。

从去年开始,胡决定创办一家保镖公司。很快,他就找到了合伙人杨亚明,并筹集了一笔资金。

胡非常看好这一行业的市场前景。他的基本依据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的富人越来越多,针对他们的刑事案件也随之递增。

胡祥云拿出一份该公司向客户发放的资料介绍,后面附有大量有关富翁遇害、被绑架和抢劫的剪报。

简报上记录了多家媒体刊载的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遇刺事件,此外还有都市快报今年报道过的乐清富豪周祖豹被害案,以及宁波某化工公司经理毕某、丽水某房产公司董事长陈某被绑架的报道。

在剪报中,甚至还能找到上海媒体刊登的“申城私人保镖短缺,未来10年需求量大于60万”的报道。

“这些资料,对于一个身价过千万的人来说,足以打动他的心。”胡祥云在谈及市场前景时,显得踌躇满志:“对于他们来说,钱已经不成问题,安全才是头等大事。”

    镖师选拔

有过违法记录的我们绝对不要

“首先是没有不良记录。”胡祥云坦言,要想接镖,在富人圈子中形成口碑很重要。如果保镖素质很低,势必会影响公司今后的发展。“所以,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人,我是绝对不会要的。”

对于招募保镖的标准,他开出的条件是:学历至少是高中毕业,年龄在22周岁至35周岁之间,身高在1.78米以上,体重不低于75公斤,精通擒拿格斗,会驾车,面相普通,不要有明显特征。一旦被录用,还要经过专门的礼仪培训和计算机等知识的充电。保镖上岗后将统一穿着公司发给的制服,进行军事化管理,每天进行长跑、体能和格斗训练。

据胡介绍,目前已经被公司雇用的8名保镖,大多是特种兵、武警和空降兵部队的退役军人,还有来自体育和武术院校的毕业生。

这些人分别来自黑龙江、河南等省份,有一位还曾获得过当地的散打冠军。其中2人已经出镖。平时没有任务的时候,他们由公司支付薪水,从2000元到1万元不等。一经出镖,薪水大涨,按照圈子里目前的行情,年薪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具体事宜需要和客户面谈,还要签订繁琐的合同。根据客户需要,分短期护卫、定期护卫和全面护卫三种方式出镖,以确保客户及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胡祥云称,由于保镖这一工作的特殊性,公司给每个镖师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果发生不测,除了由保险公司理赔外,公司将给予一定的补偿,按照合同要求,客户还将按照工伤抚恤标准支付费用。

出于保密考虑,胡不愿意透露客户和保镖的具体情况。

据了解,他已经向宁波的民营企业主、个体老板等发放了千余份资料,大约有10%的人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但有不少人担心请了保镖反而树大招风,因此还处于等待观望之中。

胡相信自己的调查和判断:“宁波身价在5000万以上的富人至少有千把人,潜在的市场前景很大,如果我们把牌子做出来,相信会有很多浙江老板慕名而来。”

  合法性问题

  工商:他们在打擦边球

在被问及保镖公司的合法性问题时,胡祥云说他曾请教过律师,“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我就可以做。”

他认为,保镖只限于被动防卫,不能主动进攻别人,符合法律赋予公民的正当防卫的权利。

他介绍说,不久前,一名客户在就餐时遭遇三四名小流氓骚扰,被两名保镖当场制服后就迅速撤离了现场,整个过程没有伤及任何人,同时令客户感到十分满意。

如果被黑社会利用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怎么办?对此疑问,胡早有准备,他说:按照公司章程,遇到这种情况,保镖应当予以拒绝。在招募时,胡就特别要求镖师不得参与讨债、打架斗殴等容易引发治安问题的活动。

目前,平安商务礼仪公司已经通过了宁波市工商局海曙分局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相关手续仍在办理之中。

但有关部门仍对“平安”公司的存在表现出疑虑。

宁波市公安局白云派出所董副所长告诉记者,这家公司是以“礼仪服务”的名义开展业务的,工商部门也未将治安许可证作为申领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因此,对这家公司的存在不便作出评论。

另外,他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明文规定“保镖公司”必须纳入公安的特种行业管理范围,但如果该公司以此开展业务,他表示将向上级公安机关请示,才能作出回应。

宁波市工商局海曙分局的工作人员汪波则明确表示,工商部门目前尚未放开对“保镖公司”的登记和经营,从这家公司目前的运作来看,实际上是在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有可能是在超范围经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曙光认为,从法律角度讲,私人保镖与普通公民没有任何区别。私人保镖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在必要的时候,要用自己的安全来换取客户的安全。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被动防御,保镖的任何手段都应当控制在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范畴内。即便事先发现有人形迹可疑,也无权“先下手为强”。

他建议:从目前来看,私人保镖已经或明或暗地出现,市场对保镖的需求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比较旺盛,省市人大和政府可以考虑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以加强对这一行业的规范和管理。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唐泽文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