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救助站免费旅馆“经”难念
www.zjol.com.cn  2003年10月2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连日来,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有点困惑:他们的好心帮助,为什么乞讨人员反而不接受;他们如何鉴别真正需要求助的人。
    
  戴着金项链来求助
    
  昨天中午,记者和工作人员小张正在核实一名安徽来杭的救助者。忽然来了一名穿着西装、戴着金戒指的小伙子。他拿出学生证告诉记者,他姓陈,老家在哈尔滨,现在在江苏南京一所大学读大四,学的是经济贸易。前几天,得知杭州在开西博会,想利用西博会期间,到各会展点参观一下,看看有没有生意好做,想不到昨天上午,他随身带的包被人偷了,在杭州连吃饭乘车的钱都没有,只好走着到救助站求助。
    前天傍晚,小张又接待了一名河南来杭找工作的女青年,她说自己来杭州有一个星期了,工作没找到,身上带来的钱已经花光了,要求救助站提供免费吃住,最好能帮她找份工作。
    看看求助者的脖子上,明明挂着金项链。在掏身份证时,手里又有两张百元大钞。正当小张按照有关规定拒绝救助时,姑娘却表现得痛苦不已,说自己留着这点钱想缴房租,生活上是实在没办法才来求助,弄得小张哭笑不得,只好将自己口袋里的100元钱塞给了她。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8月1日救助站正式成立以来,因在杭州找不到工作来求助的有100余人,这些人提供当地的联系方式不准确,救助站又不好搜他们的身,他们的真实身份往往最难确定。
    
  站里成了免费旅馆
    
  西博会在杭州召开,一些在全国各大城市专业乞讨的流浪人员,闻讯纷纷赶来杭州。为此,杭州市的城管、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管的牵头下,走上街头,苦口婆心地劝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但这些全国跑的乞讨人员“道儿”老得很,他们晚上到救助站免费吃住。一到白天,就又溜到公共场所乞讨,名曰到救助站是“来去自由,开门服务”,把救助站成了免费旅馆。
    昨天晚上,记者和工作人员在值班时,发现白天前来求助的乞讨儿明明不见了。按有关规定,救助对象进出救助站,工作人员没有义务干涉。可13岁的明明是未成年人,万一他在外面出了问题,工作人员心里不安啊。于是,工作人员就连夜出去找人。原来,晚上世贸中心有个展会,明明是赶着去做“生意”赚钱去了。
    那么,流浪乞讨人员为什么要放着“现成”的救助饭不吃,反而三番两次要出去救助。昨天晚上,明明告诉记者,尽管他们穿的衣服不好,可他们在“生意”好时,一天赚个二三百元是常事,比拼死拼活开出租车的司机还赚钱呢。

  用心挽救乞讨人员心灵
    
  记者在救助站的采访中得知,救助站的救助,也分完全救助和不完全救助两部分。对60岁以上的老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救助站在生活和往返回家的旅途中,实行完全救助;对因找不到工作或失窃的青壮年人,按有关规定,实行暂时的生活救助。
    前两天,一位安徽阜阳年近七旬的乞讨“专业户”想在西博会期间发点“财”,可由于年老体弱,整天的奔波,终使他力不从心,病倒在凤起立交桥下。
    救助站工作人员知情后,一边将他送到医院治病,并派专人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开导他的思想;一边联系他的家人前来接他。昨天,老人病愈出院后,家里虽然没有派人来接,可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像亲人一样,为他买好车票和路上吃的食品,还专门委托乘警和列车工作人员照顾老人的旅途生活,又打电话到老人家里,让他家人到车站接人。感动得老人泪流满面地说:“我感谢救助站的好心人,下次再也不会给你们添麻烦了。”
    据了解,杭州救助站靠这种以心换心、以情感人的爱心行动,使12名专业乞讨人员重树生活信心,开始追求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救助站难题待破解
    
  据救助站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经常有人将一些有病的老人和孩子丢在救助站门口,让他们来抚养,现在,他们已接待了50多个未成年人却联系不到家人。可国家的救助办法有规定,对每个救助人员,救助站只能提供最多10天的帮助。但10天一到,站里无法联系到救助人员的当地政府和家人怎么办,他们希望为此有个对策。从数据的构成分析,不少有劳动能力的人把救助站当作了免费旅馆,希望有关部门重视。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孙连兴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