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规划12家高尔夫球场 超前建设引忧思
www.zjol.com.cn  2003年10月3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事件    
    
    《杭州市高尔夫球场布点规划》日前刚刚编制完成,“规划”确定未来5到10年,除已建2家和新批的2家外,在下沙、萧山、千岛湖等地再建8个高尔夫球场。这样,杭州的高尔夫球场规模将达到12家。

    高尔夫球杆并不是人人都能“挥”得起的,打一场高尔夫球动辄需要成百上千元,购一张高尔夫球场会员卡更是高达七八十万元。在国外,高尔夫运动是一种贵族运动,是一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承担得起的高档消费。杭州,一个300多万人口的城市,到底需要多少个高尔夫球场?

    为此,连日来,记者深入杭州周边高尔夫球场,实地考察求证。也许,杭州目前高尔夫球场的现状能从侧面给我们一个答案。

    调查 仅有的两家还没吃饱
    
    会员还能增加一倍

    “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杭州首家高尔夫球场,受一家企业老总申请入会的委托,记者前往实地考察。

    “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坐落于杭州之江度假区内。青山环抱中的球场,随自然地势柔美地起伏着,中间有湖泊、树林和小溪。球场营销部一位负责人接待了记者。她说,“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占地4000亩,规划兴建南北两个国际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作为杭州最早的一家高尔夫球场,西湖高尔夫已经运营七八年时间了,一期可以容纳1200个会员的球场目前拥有会员500来位。她说,等整个球场全部建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2400位会员。

    记者随她环球场观光考察。球场上偶尔可以见到两三个人在挥杆打球。她说,目前这里非会员打球的比较多。

    申办一张“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团体会员银卡需要5.3万美元,申办一张个人会员银卡需要2.8万美元。这样的消费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但是宁波来的高先生却说,在这里打高尔夫球太便宜了。“会员一天打一个18洞才120元,而现在在杭州南山路茶吧喝一杯也需要100元。这样的收费很不合理。”他很替球场打抱不平。他说,高尔夫球场养护费用非常高,收费低了,球场如何养护就是个问题。

    浙江人打球的不多

    富春山居度假中心的高尔夫球场实行的是会员制,入会门槛就高得多了。

    这是一家投资上亿美元经营的一个18洞标准球场,坐落在环境优美的大青山下,占地面积2200亩。在这里,申请一张团体会员金卡费用高达8.5万美元。营销经理有事走不开,嘱其前台接待带领记者参观。

    记者问:“来这里申请会员的多不多?”

    她回答:“来咨询的比较多,但是考虑价格比较高,最后真正入会打球的还不是很多。”

    前台接待告诉记者,这个球场最大会员量是500位,运营三年了,目前会员发展不到100位。这里节假日打球的人多一些,周一到周四不是很多。

    在会所门前,几位外国人刚刚到达,正下车前往球场打球。

    前台接待说,到这里打高尔夫的,基本上是上海人、台湾人、香港人,然后是一些外国人。浙江人有钱,但浙江人打高尔夫的不多。她说,“实话说,高尔夫运动在浙江还没有普及。”

    富春山居高尔夫球场一个球洞上面的草坪一个月维护费就要1万元。那位前台接待说,“这是很重的负担,因为我们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草坪不好,客人就不会来打球。”她认为,在这里建高尔夫球场,肯定是长线投资。
        
  ■对话

    绍兴鉴湖高尔夫球场正在柯岩风景区边破土动工,预计明年这个时候可以挥杆击球。投资商高德雪,一位高尔夫运动爱好者,筹备这个球场已经两年有余了,他指着1200亩的球场向记者透露——

  国内高尔夫球场十有九亏
    
    引用高德雪的话来说,三四年前就爱上高尔夫运动了,他本人打球打得非常好,也特别喜欢高尔夫球。10多年来,他的贸易做得非常成功,有了点闲钱,于是萌发了建高尔夫球场的念头。他说,现在已把一切都押在高尔夫球场上了。为建设球场,两年多来他一直在认真考察国内外高尔夫球场。

  记者:目前国内高尔夫球场经营状况如何?

    高德雪:据估计,有10%的高尔夫球场盈利或是持平,最多不会超过15%,其余的都在亏损。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尔夫球场成本高,养护费用高,管理成本高。一个球场包括土地费用、建设费、会馆建设费等,总投资往往需要两三亿元。

    亏损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市场目前还未培育起来,客户群少。品牌球场将有限的客户吸引过去了,其他球场只好降价竞争,结果陷入恶性循环,没有资金去养护球场,去购买机器,购买肥料,没有资金去引进好的管理人员。我熟悉的一家球场,应该说是名家设计、建造也算得上是好作品,但是因前期成本投入太高,造成后期养护费用捉襟见肘,影响了球场的品质。

  记者:据你了解,目前国内高尔夫球场主要靠什么来维持运营?

    高德雪:日常打球的费用是远远不能维持球场运营的。球场必须从销售会员卡上拿回投资。记者:高尔夫球场一般规划有配套别墅,别墅是不是维持高尔夫球场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德雪:我相信这是它起步阶段一个赖以生存的支柱。

  记者:你刚才说,打球人不多是导致国内高尔夫球场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目前打高尔夫球的人比较少呢?

    高德雪:关键是这个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我的一个朋友一个月卖出50辆宝马、奔驰,买一辆一二百万元的名车眼都不眨,他会心痛几十万元一张的会员卡?不可能!关键是他还没有对高尔夫运动产生兴趣。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这些有钱的人引导到高尔夫球场上来,陶冶情操。对于高尔夫运动,现在很多人还处于启蒙阶段。

  记者:你是怎样看待这个产业的?

    高德雪:从长远看,这个市场一定是好的,但是目前还需要有个引导的过程。国外高尔夫产业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看法
  高尔夫球场热 还是歇歇为好

    杭州高尔夫球场到底多不多?很显然,目前杭州从事高尔夫运动的人群还远远达不到球场的需求量。随着浙江及周边经济高速发展,参加高尔夫运动的人群必将不断扩大,但这个上升的幅度是有限度的,毕竟高尔夫消费在国外还是一种贵族消费。读者从本报记者的调查中自然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

    有消息说,上海将建50个高尔夫球场。如果真是这样,这对杭州未来高尔夫球场规划,无疑更是一记更沉重的打击。上海50个高尔夫球场必将大量吸纳周边有限的消费群体,对杭州未来高尔夫球场的生存形成一种更为致命的威胁。

    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大,动辄上千亩,练习场占地也有上百亩。记者算了笔账,10到12个高尔夫球场,以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用地测算,每个球场平均按1300亩计算,需用地13000亩到15600亩。专家认为,高尔夫球场多建在景色优美的城乡结合部,大多占用的是农田,而城乡结合部的农田,都是非常珍贵的有限资源,用于建设高尔夫球场,其成本代价是相当高的。有关专家认为,发展高尔夫,一定要考虑国情。即便市场前景好,但高尔夫在一定阶段内仍属于少数人的运动,而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资源稀缺,某种意义上说,过于超前就是浪费。

    正在记者调查杭州高尔夫球场的现状及未来规划时,新华社撰文质疑兴建京津高尔夫球场热的必要性。百余里京津塘高速公路边至少有四家高尔夫球场,北京、天津、河北高尔夫球场远远超过了有关部门公布的27家,仅北京一地在建和拟建的高尔夫球场至少就有16家,接近已建规模的总和。文章披露,尽管高尔夫经营企业在苦苦支撑,但投资商仍趋之若鹜。究其原因,是球场用地之后往往跟进了房地产项目,比如别墅、会所等,投资商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有的球场配套建设面积近五万平方米,除必要设施外,多设计为别墅或高级公寓,以加快收回投资。新华社文章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对建设高尔夫球场大开绿灯,实际上把高尔夫作为“形象工程”来看待。球场赚不赚钱并不重要,对于投资环境来说,重要的是有没有。

    高尔夫球场热不仅涉及到市场饱和度问题,涉及到土地利用问题,涉及到一些更为深层次的问题,看上去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在一些环保人士和专家眼中,还是一个“环境杀手”。草皮维护中的农药残留多,会毒化土壤和污染地下水,同时耗水量大,对缺水地区和水源保护区都会产生相当的环境压力。因此,新华社一位记者撰文认为:不管怎么说,“高尔夫”们还是歇歇吧!

    浙江大学一位教授同样告诉本报记者,高尔夫球场建设属限制供应类建设项目,各地在规划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时候,应该多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考虑本地的经济水平、消费习惯,特别要从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角度综合考虑,谨慎建设。
 
  ■关联

  上海将建50个高尔夫球场

    其中风险已引起社会关注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未来3年内上海及周边地区动工兴建的高尔夫球场将超过50个,这是从今年9月7日开幕的首届上海国际高尔夫博览会传出的信息。

    然而从上海现有20多处球场来看,绝大多数亏损已经是业内皆知的现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更加明确地指出,上海亏损的高尔夫球场超过了总数的80%。

    汤臣高尔夫球场的周颖认为,球场的成本太高是成本回收周期延长的重要原因。一块高尔夫球场土地费用,加上场地建设费和会馆建设费,至少需要3亿元。建设条件更好的球场的费用更加惊人。而一个场地每年的维护费用也在3000万元左右。

    球场的建设费用和日常维护是压在高尔夫球场经营者身上的两块巨石。目前在高尔夫球场打球每人每天的花费是600元左右,一个球场如果想在经营上持平的话,一年必须接纳数万人次的打球者,但目前的情况远远不能达到这个规模。

    上海球场在依靠别墅赚钱。在上海开发的高尔夫球场,大多数都有别墅项目伴生。有了球场,别墅会卖得更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没有房地产,球场的日子将更难过。

    对于要建造50个球场,已有业内人士对其前景不持乐观态度。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秦正长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