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一个久违的词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涨价。大到生产资料领域的钢材、水泥价格上涨,小到小麦、大米、食用油、鸡蛋价格也纷纷上涨……
怎么看待物价局部上涨带来的影响?物价上涨是否预示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即将到来?昨天,本版约请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院长程惠芳教授和秦辉副教授谈谈这个话题。
粮油涨价主要是市场行为
记者:目前全国范围的粮油面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程惠芳:我认为这次价格上涨是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市场行为,这次粮油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际上美国大豆减产和国内天气原因引起的粮食减产,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另一个原因则是市场以外的,包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开发区占用了不少耕地,造成农田面积减少。一些市民的恐慌心理、抢购行为也对粮油价格的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市场以外的行为只是起了辅助作用。
秦辉:我认为完全是市场调节的结果。目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出口退税的政策——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工业品的出口退税率,给市场发出了重要信息,市场就对粮油涨价有了心理预期。前几年的农产品价格不高使粮食的产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今年国际国内市场上粮食、大豆的减产,价格上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这次粮油价格的上涨是滞后几年的市场结果。
粮油价格上涨让农民得到实惠
记者:既然这次价格上涨主要是市场行为,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涨价?
程惠芳:我认为这次涨价是件好事,提醒我们应该重视我们的农业土地问题,因为这些年随着城市化和开发区的建设,农业用地逐年减少。我国现在还没有碰到什么大的自然灾害,耕地减少的影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仅天气原因引起的粮食减产就使粮食价格上涨,如果碰到大的天灾,我国的粮食价格怎么保持?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马虎不得。从另一方面来说,粮油价格上涨也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局部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 记者:现在有市民担心这次粮油价格上涨是新一轮通货膨胀的起点,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程惠芳:我认为现在还不能这么说。虽然纵观我国的历次通货膨胀,粮价上涨往往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领头羊,但是这次却有许多不一样。首先作为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志——物价指数没有全面上涨。虽然从年初开始,生产要素如水泥、钢铁、玻璃、煤炭等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现在粮油等消费品的价格也在涨了,但是家电、服装等工业品价格却没有上涨,有些甚至在下跌。其次,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要看政府怎么调控这个问题。譬如,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将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7%,使货币供应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如果政府对这次粮油价格调控得好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秦辉:是否造成新的通货膨胀,我认为关键是看经济增长的质量。虽然现在的许多行业出现了重复投资、生产过剩问题,但只要把出口和消费问题解决好,保持良好的经济质量,让消费者保持良好的收入预期,将出产的产品消化掉。这些行业经过竞争和调整,整个国民经济还是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果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遭到挫折,供需矛盾出现,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我省粮油价格已趋平稳
记者:现在我省的粮油价格已经出现平稳趋势,这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还是政府的调控结果?
程惠芳:我认为是两方面结合的结果。政府将储备粮放出来,扩大了市场供应量,供需平衡了,价格也就平稳了。这里有市场行为,也有政府行为。但就我省而言,这次涨价本来就没有引起什么恐慌,毕竟上涨部分所占我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比例非常小,所以政府的行为要相对少一些。
秦辉:我认为完全是市场自行调控的结果。价格上涨了,进来的产品多了,价格也就不会再涨了。而且我们浙江的人均收入较高,这次价格的波动完全在人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所以也不存在因为抢购和储存引起的人为因素。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 记者:农产品价格会不会继续上涨?
程惠芳:近期而言,农产品价格的小幅上涨趋势还会继续保持,但是涨幅有多大、涨的时间有多长关键要看政府的政策调控。粮油等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会对低收入家庭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政府需引起高度重视。
秦辉:我认为农产品的价格是肯定要涨的,因为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价格的增长速度肯定不会高于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
新闻背景:
10月中旬以来,和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面等消费品价格在很多城市不同程度地上涨。据浙江省统计局10月底发布的消息,10月中旬以来,大米价格涨幅在10%左右,食用油价格涨幅达25%,尤其是散装菜籽油、色拉油,价格更是大幅攀升,比前一个月上涨2元/公斤。就杭州而言,东北大米价格由上旬的2.6元/公斤升至现在的2.8元/公斤,二级菜油和桶装色拉油价格分别上涨23.4%和10.3%。目前,浙江省的粮油价格已趋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