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数百优秀生争读上海高中
www.zjol.com.cn  2003年11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我想送孩子去上海读高中,虽然光委培费就要交5万元,但今后孩子可享受上海学生同等高考待遇。我们浙江的专科分数线拿到上海,上本科没问题,甚至可以上名校,我该送孩子去吗?”今年中考期间,咨询这个问题的浙江考生家长突然猛增。

    从2000年秋天起,上海11所重点高中向外省市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前几年,我省初中生选择上海的还不多,但今年秋季,我省有几百名中考分数上省重点线的初中生,放弃了省内重高的录取机会而选择了上海重高,这些学生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地。

    尽管这些学生暂无上海户口,但毕业时可与上海学生一样以同等条件报考上海各所大学和外地大学——上海高校林立,选择余地很大,而上海学生的分数普遍没有浙江学生高,这就极大增加了报考北京、上海名牌大学的几率,无疑这是最诱人的“橄榄枝”。

    但为了这个“橄榄枝”而选择“北迁”的浙江学生在上海过得好吗?这个选择真的适合你吗?上海高考政策是否真的为你扫清了升学障碍?带着许多问题,本报记者专程赶赴上海走访了一批浙江学生。
    
  浙江学生在上海的三个想不到 

    记者走访了上海中学、育才中学、华师大附中等几所上海著名高中,发现这些浙江优秀学生到上海学习后,遇到了诸多的意外,这其中有优有劣。

    A、别以为知识基础占优势就一定学得好

    男生小蔡是宁波人,今年6月毕业于宁波蛟川书院,原被镇海中学录取。

    “来上海可以说是个意外。我成绩一直还可以,原先的理想是杭州第二中学,可我在宁波与它无缘。

    “中考前一两个月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是上海一批重点高中面向全国招生,但中考分数必须要达到当地的省重高线,不同的学校还有不同的附加要求。我本来想考上海中学,但它规定报考者必须是在学科竞赛中曾得过省级一等奖,或者获得过市级以上的三好学生,我不够条件只好放弃。

    “其实我早就打算好了,今后我上大学不是在北京就是在上海,我个人更喜欢上海。没想到高中我就到上海来了,这可是提前实现了我的计划。一开始妈妈并不同意,她心里早就给我定了一个成长轨道,我突然要偏离这个轨道,她当然一下子难以接受,我的老师也劝我慎重考虑,毕竟我的成绩在宁波上个重高没问题,但我就喜欢上海这个环境,我非常相信我能适应新环境,所以我自己偷偷传真报了名。

    “因为非典,今年上海学校取消了四五月份时进行的报名测试,中考结束后,我在舅舅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说服了妈妈。8月,是妈妈陪我来上海参加测试的,当时参加了上海三所中学的测试,一切都很顺利,最后我选择了这里。

    “现在我更坚定我的选择。别以为浙江学生的知识基础比上海学生强一些,成绩就一定比上海学生好。其实上海一些学科比浙江要求高多了,比如英语,在上海学的是牛津英语,这在全国都算高难度的,而且上海的教育方式比宁波灵活多了。以前在宁波,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一些活动、竞赛老师还会劝我们不要去参加,集中精力学习,可上海的老师几乎都不教课本上的东西,非常鼓励学生去参加所有喜欢的活动,还会特别进行指导,当然前提是不能放弃正常学科。我现在选修了两个课程:计算机编程和植物组织培养,后面那个通俗点说就是跟克隆有关,这是个非常前沿的学科,在上海也很少有学校开这样的课。

    “今后高考?当然不怕,上海市自己单独命题单独组织高考,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几乎是百分百,当然,我的目标是重点大学,到时我还会选择在上海读大学,以后在这里工作。”

  B、别以为上海作业少,课业负担就轻

    女生园园,温州人,今年中考被省重点中学苍南一中录取。

    “父亲好几个同事的孩子老早就来上海了,也许我们温州人跟其他地区人的观念不太一样,我们喜欢到外面走走。今年中考刚结束,我爸就找来一张申请上海高中的报名表。

    “我也喜欢到外面来,高中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对吧。全家几乎没人反对我来上海读高中,我们的学校也安排了统一报名到上海学校的手续,几乎很顺利地我就来了。

    “在上海学习全靠自己,我们上午五节课,一堂课40分钟,下午有两节是选修课,这是我们的自主发展时间,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实验室,将上午学的东西“反刍”一遍,所有老师都会在固定位置接受学生提问,我们可以跟老师探讨任何问题。上午的课结束后,老师一般都不会留太多作业,但题目范围很广,如果要认真去完成一个题目,花上几个钟头都有,就像国外那些学校一样,经常需要你去查阅各种资料,涉猎领域很广泛。但如果你对自己要求不高的话,也可以很快就完成作业。

    “选修课结束后是活动课,这个时候不允许回寝室,一定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如文学、摄影、话剧、拳击、足球等等,五花八门,就看你喜欢什么。我的选修课是心理学和英语听说实践。

    “在学校,所有的浙江学生都是老乡,我知道有好几个老乡周末还要出去读一些辅导班,有的在路上就要花去三四个小时,但没人抱怨累的,因为初中学的知识没上海同学这么活,有些东西必须靠自己去补起来。”

    C、别以为上海卷会比全国卷简单

    女生小姚是湖州人,桐乡求是实验中学毕业后,以701分的成绩被省重点桐乡市高级中学录取。

    “同班的一名女同学早就被父母决定送上海学习,我父母听说后商量了很久才决定的,上海的高考政策是促使他们最终决定的主要原因。

    “其实爸爸非常舍不得我离开,他担心我在上海生活会不适应,可是妈妈想得挺远的,她说,女儿迟早要自己生活,大学毕业后上海才是最终目的,况且上海的高考政策好,进好学校的几率比在浙江大多了。

    “可是别以为在上海参加高考真的很容易,仅从英语上来说就比全国卷要难多了,其他科目也比浙江卷要活。这对我们平时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要求就很高,会让你有一种永远没学完,没学够的感觉。原本我以为上海本地学生学习会松散,学得很潇洒。但事实上大家都很勤奋,学习氛围很能影响你!

    “但是学校规定每周只能出校门一次,而且只有一个半小时,这让人不太舒服。不是说想出去玩,只是有点被困在这里的感觉。而且下午的老师‘答应时间’只有一节课,老师不多,问的同学多,时间自然就不够了。”

  高中生接受“海派文化”利大于弊

  对上海的跨地区招生政策,浙江省教育厅对此采取了宽容政策,可每年有这么多的优秀学生“流失”,颇让浙江一些重点高中心痛。一位在杭州知名重高任教的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对于浙江来说‘流失’了好生源,但对于这些学生本身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他还认为,跟上海相比,浙江的教育文化相对比较“精致”,上海教育不管从它的知识体系,还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都显得“大气”。它的信息量比较充足,研究型学习搞得也比较好,总体素质教育都比浙江成熟。另外,从应试角度上来说,学生选择上海也是有理由的,毕竟上海的高校资源比起浙江来有更多的优势。

    上海育才中学高一年级教导处主任金老师说,浙江的学生总体上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文化底蕴,但相对于上海学生来说显得灵活度不够,阅读面相对不够,应试痕迹比较明显,英语词汇量也比较欠缺,与国际接轨不够,这些都可以在上海的高中里弥补。比起北方省份的学生,浙江学生无论是学业上,还是从生活上更容易适应上海的环境。

  zjnews.gif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见习记者吴乐乐 记者任斌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