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茅盾故里容不下一家电影院
www.zjol.com.cn  2003年12月0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如今的电影市场和早些年相比,的确衰退了不少,但是最近,在茅盾先生的故里乌镇,由茅盾题名的镇上惟一的乌镇电影院被改成超市的消息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个在发展旅游中打出“人文古镇”口号的小镇吸引了众多影视剧摄制组,很多观众在看了黄磊执导的电视剧《似水年华》后开始向往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古镇乌镇,但如今镇上惟一一家电影院却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乌镇。
    
    ●关于电影院的情况调查
    
  镇上居民:我们需要超市

    原来的乌镇电影院位于乌镇的主要街道兴华路的尽头。走在这条不算很长的街上,记者发现,一路上至少有三四家超市。尽管如此,乌镇电影院还是改成了“上海如海超市”,显然电影院不如超市红火。

    很远,记者就看到了“上海如海超市”这块很鲜艳的蓝底白字招牌。超市招牌的鲜亮让人想起这家1981年由茅盾先生题字的“乌镇电影院”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

    步入超市,记者看到房子内部已经粉刷一新,原来的椅子都不见了,只看见一排排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少居民忙着选购。一对母子正买了东西出来,孩子手里拿着零食,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在他看来,家里有电视和影碟看,电影院仿佛成了多余。

    超市老板:电影院原来杂草丛生

    在超市入口旁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如海超市的总经理潘庆强———一个精明的温州商人。从他身后那块祝贺开业的匾额可以让人知道,这家超市开业不足一个月。潘庆强告诉记者,他是几个月前看到电影院招租的消息后,觉得可以做点生意,才和乌镇电影院所属的桐乡市电影发行公司取得联系的。按照协议,他保留了原来由茅盾先生题的“乌镇电影院”几个字,对场地只是作了简单的装修,并且每年向电影公司缴纳几万元的租金。

    说起他刚来乌镇时见到的乌镇电影院,潘庆强用“杂草丛生”来形容。他说那时候天还很热,到处都是半人高的杂草,而蚂蚁也在房子里肆意横行,影院里的椅子都已经破损,几乎找不到一排完整的座位。作为商人的潘庆强,想到的只是把这么大的场地利用起来,而对于一个影院的衰落,他看得很平淡。他说,其实在其他地方,许许多多类似的乡镇电影院都存在着相同的命运。在温州,他就亲眼看到一家电影院变成了卖冰淇淋的冷饮店。他不明白,为什么到了乌镇,一家电影院的消失就会引来这么多关注的目光。

    影院职工:电影只能放给自己看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的一位对电影院还有留恋的人———乌镇电影院的退休职工刘芷芳。记者是在电影院旁边的一家音像店见到她的。据她说,这家店也是电影院开的,她和儿子都在那里帮忙。刘芷芳从影院建成起就在那里工作,一直到1998年从那里退休。她对乌镇电影院的感情不是一般的观众可以理解的。电影院还没有建成时,刘芷芳在乌镇的影剧院工作,电影院建成后,她听说影剧院要抽调几个工作人员过去,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成了幸运者中的一员。刘芷芳告诉记者,在那个时候的人们看来,能到乌镇电影院工作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谈话中,记者发现,她常常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抬眼望着乌镇电影院的大门。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这个有着1048个座位的电影院慢慢地变得冷清了。刘芷芳记得,她退休之前电影院就面临过一次“生死抉择”,但经过激烈的斗争,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对那段艰难的日子,售票员刘芷芳记忆犹新。城里观众掏几十块钱抢着看《泰坦尼克》的时候,在乌镇电影院,卖十块钱一张,却没人来看。他们每放映一场电影,连基本的电费都收不回,更不要说支付职工的工资。很多时候,因为没有观众,他们的电影是放给自己看的。

    电影公司:我们有苦衷

    为什么在这个大打文化牌的古镇,电影院就是吸引不了观众呢?乌镇电影院所属的桐乡市电影发行公司的经理皇甫翔有他自己的说法。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很坦率地说出了主要的理由:从目前情况来看,乡镇电影院普遍存在片源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对电影院获利贡献最大的就是大片,但是,由于乡镇电影院没有加入院线,中影公司引进的一些大片就不能在这里放映。那乡镇电影院为什么不加入院线呢?皇甫翔说,必须有经济的支持,要电脑售票,更要保证一定量的票房收入才可以加入院线,而目前的乡镇电影院还很难做到。因此,现在乡镇电影院只能放映分账影片。没有大片,自然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    

  ●电影院之外的情况调查

    新华书店:找不到一部茅盾的书

    在乌镇街头,记者发现,不仅仅是电影院,其他的文化消费场所也和这江南小镇的冬日一样冷清。记者在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故里走了很多路,都没有看见一家书店,辗转打听,才在偏僻的街道上寻找到了那家别人口中“不像样子”的新华书店。站在店门口,不需要进门,就能看到落地玻璃的橱窗内空空荡荡。店门口那块“最近新书”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但是,所谓的新书竟然只是一些新到的年历、台历,让人哑然失笑。

    走进书店,首先见到的是一排文具柜台,再往里看才是书架。书架上稀稀拉拉地摆放着一些书。记者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书名,但是在茅盾故乡的书店,怎么都找不到一部茅盾先生的作品。书店里没什么顾客,只有几个孩子一边嬉闹一边看着图画书。
    
  今天的乌镇留给未来怎样的文化

    在一个星期前,乌镇刚刚被授予“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除乌镇外,我省入围的另外三个历史文化名镇(村)分别为嘉善县西塘镇、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和武阳镇郭洞村),但是现有居民的文化消费市场的萧条让乌镇相关部门颇为无奈。

    看到今天由茅盾先生题名的惟一一家电影院的消失,在乌镇住了六十多年的陈伯伯心里十分惆怅。他对记者说,他忍不住就想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民日报》曾经刊发过的一则报道:“茅盾家乡文盲多”。他也清楚地记得,1981年,85岁的茅盾先生为乌镇电影院题字的时候,乌镇人是多么骄傲。

    事实上,在乌镇发展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充满历史感的文化一再被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利用”———争取茅盾文学奖落户乌镇、举办《小说月报》百花奖颁奖典礼等。只是,乌镇曾经的文化并不能代表今日的乌镇文化,而乌镇今天的文化又体现在哪里呢?这也不仅仅是乌镇的困惑,其他的历史文化名镇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困惑。

    好在,茅盾先生当年的题字还保留着。据说,一个新的“茅盾电影院”在乌镇酝酿筹建,那里可能会放映与茅盾有关的电影。希望那一天会真的到来。

  zjnews.gif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马良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