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笔者走进缙云县的3家农村文化示范户,感受了农村文化示范户作为一个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在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去年8月份,缙云县在全县农村建立了一批农村文化示范户。周边的农民可以到这些示范户的家里听戏、看电影,也可以在那里学农技知识、法律知识等。由于这样的农村文化示范户看得见,摸得着,很快就被当地的农民朋友所接受,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我们学习交流的多功能厅”。目前,缙云县的农村文化示范户已达260户。
朱益清:传播先进文化
笔者来到新建镇河阳村67号的朱益清家时,他正在看书。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内种满了花草,书刊架、电视机整齐排列;两侧板壁上挂着“文化示范户守则”、“公民道德规范”等;院中央的天井内坐着10多位大爷大妈和带小孩的妇女,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书读报……
朱益清是退休教师。他家是较早建起来的文化示范户。现在,村民们有事没事都会到他这里来坐坐。前一段时间,县里、镇里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也在他家举行。
正在读报的村民朱美琳见有人采访,便主动作起了介绍,原本村里人各种各的地,空闲时间也都关起门来看电视。有了文化示范户这个固定场所后,大家都可以过来聊聊,还可以在这里学点东西。
朱益清对当好这个示范户信心十足,他笑盈盈地说:“我一定要让这里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场地。”
田官都:普及科学养蚕
“老田,快帮忙看看,我的蚕得啥病了?”
我们刚在东方镇胪膛村文化示范户田官都家坐下,村民陈国宽就急匆匆冲了进来,他双手捧着两对蚕宝宝,一脸焦急的神色。
“别急,慢慢说。”东方镇是种桑养蚕大镇,老田是镇上远近闻名的种桑养蚕能手。
一问才知,陈国宽家的蚕出现了白僵。老田顾不上吃午饭便为陈国方“开出药方”:喂食次数要均匀,注意用药和喷水,还要加强通风管理。一番指导,陈国宽的神情轻松了许多,连连道谢,满意而归。
老田说,自从他家成了文化示范户后,便像个“蚕农俱乐部”,附近蚕农常聚集在一起交流种桑养蚕心得,分析市场行情。笔者在老田家看到,这里除了备有文化示范户的标准设施外,还有许多有关种桑养蚕的科技书籍和VCD片。
丁绍民:架起干群“连心桥”
丁绍民是新建镇笕川村的村委会主任,来到他家时天已黑了。他正和村干部、村民们商讨建立新公厕的事宜。虽然每天家里开水从早烧到晚,电费一直往上跳,但丁绍民提起文化示范户,神情非常高兴。
丁绍民说,过去村里办事不容易,干部群众思想意见难统一,上门征求的意见总是零零碎碎,干部关起门来商定的事又难以得到群众支持,现在自家成为文化示范户,干部群众都常来,随时将大事小事商量,办起事来就顺多了。
过去一年里,笕川村一口气共拆除了近400多口露天粪坑,新建了10座新公厕。村民们说,文化示范户这个固定场所现在成了联系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
链接
缙云县在全县农村建立的农村文化示范户一般都选在思想素质好、邻里关系好、住房条件好、热情服务好、户址位置好的农户里。同时,县里对这些农村文化示范户还统一标准,并补贴一定的经费。目前,缙云县的农村文化示范户已达260户。计划到2006年,缙云县的农村文化示范户将覆盖全县90%以上行政村,总数达10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