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宝溪乡宝鉴村距离龙泉市区约50多公里,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村900余人,除了种香菇外,几乎没有别的收入。而在村里种香菇,一年顶多只能赚一万余元。如何另辟渠道致富,已成为村民的当务之急。
1998年正月未过完,陈大善把自己想去上海的想法跟村里人一说,村里人纷纷表示:“我们支持你,如果你在上海站住了脚跟,就带我们去创业!”
于是30多岁的陈大善怀揣1000元钱只身来到上海。当年4月,他借了钱在上海乍浦路开起了餐馆。在这家40平方米的餐馆里,尽管他竭尽全力经营,除去房租费和小工的工钱后,还是没有赚到钱。
1999年,陈大善决定改行,在上海共和新路开店做起了五金建材生意。这回,他选对了路子。半年后,就赚了2万元钱。
1999年下半年,陈大善把原来的店转让掉,在上海延平路租下店面,开出了更大一间的建材店,生意非常红火。
此时,恰逢村里换届选举。村民一致推选他当村支书,希望他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带领村里人前往上海创业致富。
陈大善想:村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当选村支书虽然不赚钱,但能带领村里人共同致富。2000年正月,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第一批10多位年轻人来到了上海。大家没有地方落脚,开始几个月吃、住都在陈大善的店里。
有的人找不到店面,陈大善就一天一天地陪着他们找;有的人缺少资金,陈大善自己就少进一点货,先借给他们;有的人没有做生意经验,陈大善就手把手地教他们……
到去年年底,这个村往上海人数累计达到了200多人,在上海开出了60多家五金建材店。
村民刘立山原来在家欠了三四万元,正发愁还不掉钱时,陈大善找到了他,把他带到了上海做五金建材生意。这几年,他每年可以赚三四万元,如今不但还了所欠的钱,还准备回家盖新房。如今,宝鉴村在上海做五金生意的人中,有许多人的生意比陈大善做得大了
随着宝鉴村人在上海做生意的影响越来越大,宝溪乡其他村的人非常羡慕,也很想到上海创业。
今年,陈大善在上海开的建材经营部年营业额已经达100多万元。当他知道邻村人很想前往上海发展时,就鼓励他们:如果想前往上海创业,都可以去找他,他愿意为大家服务。他说,如果宝溪乡到上海赚钱的人越多,宝溪乡这个偏僻的乡就会逐渐富起来。
在陈大善的引领下,宝鉴村的邻近村——溪头村、塘上村的村民纷纷前往上海开五金建材店。他们起初来到上海,都会遇到困难,陈大善知道后,都主动帮助他们解决。
之后,宝溪乡11个行政村的村民陆陆续续地都有人前往上海创业。如今,在上海市约有500多宝溪乡人在创业,他们大多从事五金建材生意,一般人每年可以赚三四万元,过上了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