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跨湖桥”将浙江文化前推1000年
www.zjol.com.cn  2004年01月0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我省新石器时代序列被改写,比河姆渡文化早1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已经骄傲地位列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之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浙江省博物馆里将多一块“浙江八千年”的牌子。

  七八千年前,萧山湘湖村下孙一带,严重的干旱天气和大规模的海侵使得当时下孙人被迫迁徙别处。这些浙江人的远祖此后究竟落脚何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这恐怕将成为一个永远无解的千古之谜。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下孙遗址现场,试着感受这比素有“浙江七千年”美誉的河姆渡文化还早1000年的跨湖桥文化。

    ●新发现
    下孙遗址和跨湖桥遗址形成跨湖桥文化

    浙江新石器时代序列已被改写,大约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已经骄傲地位列首位,它比河姆渡文化早了1000年。昨天,有关专家在离跨湖桥遗址5华里的下孙遗址,提出这一具有轰动效应的结论。杭州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去年5月份开始试发掘的下孙遗址,昨日进行了进一步发掘。与2001年发掘出土的跨湖桥遗址相比,它们的文化内涵具有共同特点:以釜、钵、圈足盘、罐为代表的陶器群形态特征相似,石器的石料均为青灰色的沉积岩,都发现了与江南其他新石器时代不同的特殊器物线轮等,不同的是制作工艺更加粗朴。它们基本符合遗址被冠以“文化”之名的大致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分布空间、范围和人类活动,二是在不同的分布点中有特征相同的器物。

    ●古场景
    是渔场?是制陶作坊?

    记者昨天在下孙遗址现场看到:这片位于水边的狭长的遗址,文化层比较薄,但遗迹丰富。在将近600平方米的试掘范围内,遗址的泥土地面上有60多个像是为种树而挖的坑,分布在湖南面一端。有的坑里还留有一截黑色炭一般的木桩,灰坑底部垫有苇席类织物,多数坑里发现有炭灰,沉积物中有鱼类、贝壳类残骸和稻米遗存,还有一处较大范围的红烧土遗存。

    省考古所、萧山博物馆联合考古队的领队蒋乐平告诉记者,这60多个灰坑,极有可能是古人用来存储橡子(栎树的果实)等食物的;几处圆斑是柱洞,其用途是插放建筑物的基柱。“这里可能是一个中心遗址的特殊功能区,比如某种经济行为的作业区或作坊,但是遗址从形成到废弃的时间非常短暂,也可能在当时是一个渔场,奇怪的是那些木桩下面没有垫石,只是一些临时性的建筑。”

    在灰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长约4厘米的铁钉般大小的骨锥,它的尾端还有一个小孔。“这是用鱼骨头做的,可以当作锥子,也可以当作针,织渔网用”。还有头尖的木锥,“就像古时打仗用的箭头,也可能是叉鱼的”。在灰坑里还发现了几个陶垫,“这在制陶的时候可以派上大用场”。

    也许,七八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聚在海边一起生产、捕鱼、制陶……其乐融融。

  ●再探究
    从干旱到海侵,下孙人迁徙别处

    “大约7000年前的某个时期,这里气候变暖,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干旱天气。你看,遗址基面龟裂现象严重,很多陶片、红烧土掉进这些开裂的地缝中,出土的许多木头也有严重的开裂、变形。”蒋乐平说,“7000年前,在这曾经和西湖齐名的湘湖一带,存在海水侵蚀和海平面上升的迹象。”

    在遗址表层,记者看到棕色和黄色的沙层,堆积厚薄不均,沙层混杂着大量的海生贝壳碎末和陶片、石器等人类文化遗物。“这是一次次沉积,沙层之上的淤泥里,又有一层密集的海生物遗体,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专家说是‘中国绿螂’,是一种存在于咸度不高的入海口的细小贝壳类动物。另外,还有吸附于石块、陶片上的叫做‘藤壶’的海生物,‘藤壶’一般生活在海岸礁石上,以海潮输送的微生物为主食。在遗址中,‘藤壶’位于石头南面,说明当时潮水来自南边。”

    灰坑里残留的木柱上,一个个小窟窿证明了大多数木柱被一种叫“船蛆”的海生物蛀空,也就是说,海侵的时候,一些木结构建筑的残迹暴露在地表,“船蛆”顺着柱子向下掏空了木柱,说明遗址废弃距海侵时间相差不远。而在海生物遗体上,便是厚达4米、连续的海洋沉积层,可能为后来湘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大旱和海侵使得跨湖桥文化创造者迁徙别处,而下孙遗址废弃不久,便发生了海平面上升,将遗址淹没。只是大家关心的这些浙江人的远祖后来究竟落脚何处,恐怕将成为一个永远无解的千古之谜。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在此进行的地质勘探表明,下孙遗址之上数米厚的淤泥均为海洋沉积。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下孙遗址废弃之后变成了一片海面或者是海边地区。这一点与跨湖桥遗址是相同的。而叠压在二者之上数米厚的淤泥都是海水带来的沉积,说明遗址曾遭水淹,并因此而被毁弃。两个遗址在环境选择上的共同特点是离山较远,与江南新石器时代普遍的山坡遗址大不一样。

    专家估计,很可能因为生存在如此低湿的地区,在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处后,才导致文化的最终消失。

    ●大意义
    “浙江八千年”文化大省添新丁

    值得一提的是,下孙遗址的挖掘,为跨湖桥遗址的毁弃,进而为跨湖桥文化的去向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跨湖桥遗址上面没有看到沙层和海生物层,但厚达4米的沙性淤泥的沉积特点与下孙遗址完全相同,同样是海洋性沉积。这说明跨湖桥遗址的毁弃同样是因为海侵与海平面的上升,之所以没有发现沙层和海生物层是因为跨湖桥遗址迅速被淹没,而下孙遗址在一段时间里处在海岸位置。

    有关考古专家估计,在湘湖地区还可能分布着和下孙遗址相似的跨湖桥文化类似的遗址。

    站在美丽的湘湖旁边,记者想起了曾风极一时的河姆渡文化,记述的是“浙江7000年”的文化底蕴,而在这渺小的下孙遗址被人们发现后,浙江文化又向前推了1000年,这也是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发掘之后,浙江文化大省又添新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浙江省博物馆里将多一块“浙江8000年”的牌子,浙江历史也将随之改变。

    在华夏大地上,新石器时代上百种文化中,跨湖桥文化将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关链接:
  
浙江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目前已有5个,除了跨湖桥文化外,还有——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夏天,河姆渡村农民在修建排涝站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已有7000余年历史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马家浜文化: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南湖乡天带桥村。1959年3月,当地群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被发现,经考证这些文物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在其后的桐乡罗家角遗址等地的考古发掘,又把马家浜文化的上限推至距今7000多年。
    崧泽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地处青浦区内的崧泽文化遗址。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多次考古发掘,崧泽文化遗址的历史遗存面貌逐渐清晰,受到国内外考古、历史等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命名为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年。我省的崧泽文化以嘉兴和海盐仙坛庙遗址为代表。
    良渚文化:自从1936年杭州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发掘了新石器时期的良渚遗址后,6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太湖流域的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发现了10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大约在4000年到5000多年之间。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见习记者 劳国强 通讯员 朱倩/文 本报记者 姚震/摄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