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十佳民警”的投票已近尾声,本报编辑部内每天都有一袋袋的邮件送进来,3只大选票箱塞满以后,我们只好借用邮局的邮政“麻袋”直接堆放选票,截至今天,已经有了6座“小山包”的选票。今晚24时截至时间到后,这些选票将开始紧张的统计和甄选工作。
自从杭州又要评选“十佳民警”、今年还增加了群众评说、推荐环节的消息发布后,主办单位杭州市公安局、浙江电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与本报都市新闻部都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来电。看看哪些民警上榜了?有自己推荐的民警吗?有自己社区的民警吗?读者们寻找着、比较着。
“我们社区的老朱上报了呢。我一定要投他一票。”曾经向我们推荐社区民警的台州路社区金先生在电话里说,“老朱40岁还不到就干得脑袋都要秃顶快了,太辛苦了,他工作很负责任,我们都看在眼里的。”
“王春龙?这个民警我有印象啊!好像报纸上登过他跟小偷赛跑,把小偷抓住了,自己摔成骨折的。”鲁先生对记者说,“这些民警我都不认识,我选起来肯定很公平。”
大学生小沈对记者提了意见:“怎么看了半天,才一个女民警啊?不过,看了报纸以后,觉得警察的工作真是很辛苦的,又要处理居民纠纷,又要破案,又要组织夜间巡逻,好像什么都要管。”
翠苑小区售报亭的孙阿姨说,钱报本来就每天卖得最多,登选票那天更是一早就卖完了,想加都加不到。“可惜翠苑好像没有民警在候选人里的,如果有我们社区的民警我肯定会选的。”
“没推荐不等于民警不好,我们社区的新民警可好了,我要跟你们说一说。”自称“不会写文章”的江干区景新社区读者夏先生,端端正正写了2000多字的《说说社区新民警》,把社区里大伙儿讲的女民警轶事,写得跟评书那么生动,不知道是不是太激动,结果把民警名字给忘了。
余杭塘栖镇个体户徐先生说,他们社区的民警2001年已经当选过“十佳民警”的好民警,虽然徐先生平时很“怕”这个一脸严肃的民警,但是心里非常敬重他的敬业、公平、高效率,认为他应该再当选一次。
在选票之外,还有许多读者写来了短的半页纸、长的洋洋数千言的信,充满着群众对好民警的亲切、感激和信任,让报社热线的工作人员既感动又沉重。
“派出所民警跟我们打交道最多,他们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你们一定要听我们的群众意见啊!”读者王老先生这样说。这不只是他们的心声,还是所有关注着好民警评选的人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