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嗅到了典型企业家的味儿
www.zjol.com.cn
2004年02月0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浙江民营企业的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一谈起浙江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立刻显出浓厚的兴趣。此次他是作为首届浙江商人风云人物评选的特邀嘉宾再次来到杭州的。刚下飞机没多久,这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就面对着西湖和记者,围绕着浙商精神饶有兴趣地侃侃而谈。 浙商精神是典型的企业家精神 “在没有机会的地方会创造出机会,在有机会的地方能抓住机会。”这是张维迎对浙江商人的深刻印象。说到这一点,张维迎用了一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伊拉克战争还没结束,大家的目光依旧集中在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时,浙江的商人却已经在伊拉克的大门口排起了长队,翘首以待伊拉克重建带来的商机。 在张维迎眼中,浙江商人对市场的敏感性以及善于抓住市场机遇的意识非常强。创业精神,这是张维迎在评价浙江商人时反复强调的一个词。 经历了原始积累后的浙江企业家,已经不再受短期利益的诱惑。张维迎告诉记者,在近几年与浙江企业家的接触过程中,浙商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社会责任感已越来越浓。现在浙江企业家非常注重长远发展,通过实施长远战略占据市场,同时注重社会公共事业。浙商身上反映出的是典型的企业家精神。 要新飞跃,就学会做包工头
从能赚钱就是企业家,到现在有意识地打造长期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张维迎向记者例举了20年来发生在浙江商人身上的变化,还如同老师写成绩单般给出了“进步非常大”的评语。20年前,张维迎碰到的多为兄弟姐妹、夫妻子女一同打天下的浙江商人。可现在,利用市场力量去寻找管理企业人才的浙商纷纷出现,开始迈出打破家族企业的步伐。张维迎表示,尽管这步迈得很艰难,但眼下不少浙商正努力迈出大步伐,来提升企业实力。 寻求新飞跃,这是围绕浙商的焦点话题。对于如何实现飞跃,张维迎有着自己的见解。“浙江企业已经到了做大、创品牌的时候,近几年也有不少浙江企业家开始朝这个方向在做了。”在张维迎看来,整个“企业群”就像杂技表演里的叠罗汉,谁有能力去整合产业链,就能踩在其他小企业的肩膀上,成为最顶端的大企业。“也就是成为企业的包工头。”说到兴致处,善于将深奥的经济理论用浅显的例子讲出来的张维迎,再次显示了他的诙谐幽默。 浙江民营经济现在需要的就是产业整合,浙江企业现在需要的就是有整合能力的大企业,张维迎的观点明确简单。但面对“最后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站在塔尖”的结果,他也没忘记那些被踩在“脚”下的小企业,“他们的作用也很重要,因此民企实现新飞跃过程中的整合应该是多层次的”。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华山 本报记者 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