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人才绿卡年内面世 杭州打造人才强市出台十大政策
www.zjol.com.cn  2004年02月1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杭州“绿卡”———人才居住证今年露面。来杭工作、创业的国内外人才,有了这张证,即使户口不在杭州,也能享受住房、社保、子女入托入学方面的便利。

昨天,杭州市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对人才,以前我们都希望他是‘永久牌’;其实,只要为我所用,‘飞鸽牌’也欢迎。”因此,杭州要改变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会议提出了人才强市的战略目标:至200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73.5万人,2010年,达到10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8%。据统计,至2002年年底,杭州有各类人才54.87万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11位。

杭州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将陆续出台10个促进人才发展的配套文件。包括《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杭州市有突出贡献留学人员奖励办法》《关于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意见》及《杭州人才居住证制度》等。王国平说,这些政策文件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含金量很高。

加快培养4类人才

4类人才将加快培养:党政领导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到2005年,全市各类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70%左右,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达到6%以上。同时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居全省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素质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

重点引进8类人才

重点引进各类外经贸人才、熟悉国际经济法律的人才、善于创新的高新技术人才、国际金融人才、文化名人、海外留学人才、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企业家、其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制定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来杭创业的政策;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对柔性引进杭州创业、工作和服务的国内外人才,凡符合条件的发给《杭州市人才居住证》,享受市民待遇。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为引进人才,都相继出台了工作居住证制度。

研究试行政府雇员制度,通过引进智力资源,提高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专业管理水平和能力。

一流人才一流报酬

对高层次的特殊人才和科技人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的实际作用,试行协议工资制。

在企业,可分别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完善人才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一流贡献一流地位”。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遵守工作单位技术商业秘密、不侵害工作单位或所从事相关研究课题的知识产权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以跨单位兼职,实行多职多薪。

重奖优秀人才

重奖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或有重大科技发明的学科带头人、优秀企业家、高级技术专家和高级技能人才。

研究制定有突出贡献留学人员奖励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事业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进一步完善政府津贴制度。

境外人才中介可合资进入

进一步完善政府所属的人才市场,加快人才市场硬件建设。开放人才中介市场,完善人才中介机构准入制度,允许有资质的境外人才中介机构以合资形式进入。

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强强联合,向专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实行人才中介职业资格制度。

建立人才的市场价格机制,制定发布人才开发目录和各类人才薪酬指导价格的意见。

干部到欠发达地区挂职工作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选配科技副县(市)、乡(镇)干部力度,定期从市级机关和有关事业单位选派科技人员到欠发达地区帮助工作。

建立发达地区干部到欠发达地区挂职工作制度。对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人才,要为其办理择地落户手续。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创业和工作。

zjnews.gif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记者徐芳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