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文化人才需求如何“解渴”
www.zjol.com.cn  2004年02月2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近日,中国美院门口排起的报考长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准备升格为传媒学院的浙江广电高专,也走上招生“大扩容”的路子。热气腾腾的文化类院校报考热昭示着,在文化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同时,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供给,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报考热为文化产业“报春”

    2004年初春,西湖边还是春寒料峭,可是一场从全国各地席卷而至的赶考热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前,报名者排开了长龙,中国美院今年在全国招收1500名新生,却有4.1万人次参加了杭州考点的考试,汹涌而至的报考人潮让中国美院有点应接不暇。

    美院的录取比例为12∶1,类似的热潮并不仅仅出现在美术类院校,在即将升格为艺术类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五年来,全日制在校生增加了4倍,但报考学生的入选率还是远远低于普通高校,以致于不得不把许多来自全国的考生拒之门外。

    如果把这个供求关系紧张的比例放置在大学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过渡,去年我省的升学率已超过70%的背景下,眼前热气腾腾的文化类院校报考热昭示着什么?

    依据以往的经验,作为人才培养主要载体的高校,受到考生追捧的专业,往往是其所指示产业将爆发性增长的表征,90年代以来,高校专业报考上先后产生过财经热、政法热、外贸热,随之而来的是金融、法律和外贸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所以,从宏观的视野看,艺术院校前排起长龙的报考队伍,不仅仅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它还是社会变迁的一个反映:在物质财富越来越繁盛的前提下,文化产业发展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而文化院校,则成了为文化产业成长提供人才的主要载体。

    然而,当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硬件基础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强盛的时候,人们开始担心其“软件实力”———文化人才的供给是否跟得上的问题。

    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与物质财富的创造不同,其人才主要依赖城市的专业组织和高校进行培养。不可能像当年创业的农民那样,可以在商业实践中无师自通。

    文化艺术类专业的报考热,在使文化院校拥有丰富生源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共同的课题:即如何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使其所培养的人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

    新兴文化产业引出“教育”机遇

    新兴的文化产业是能够产生奇迹的地方。今年30出头的新昌籍人士陈天桥,是当下国际风险投资商的宠儿,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盛大网络”的老板,目前公司有望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有人估算,其个人的财产已经达上亿美元。陈天桥由于代理韩国游戏《奇迹》而发家,在厌倦了与韩国版权商无休无止的官司纠纷后,陈天桥决定放弃代理韩国游戏产品,自己设计开发网络游戏产品,并大量招兵买马。

    当陈天桥走上自力更生开发之路时,一个不利因素在制约着他,游戏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并不多,目前高校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系统性学科,而在作为竞争对手的韩国公司,在他们国内有专门的游戏学院,游戏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关的学科对应。

    新兴文化产业面临巨大人才缺口,这个难得的机遇被一些市场反应灵敏的高校捕捉到了,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广电高专已经在悄悄地行动起来,他们在与网络游戏非常相关的专业———动画专业上,取得了几年的办学经验,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但可以去网络游戏公司,还可以为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电脑图形图像设计制作公司等多行业所需求,而这些行业,又恰恰是最近几年城市文化产业中发展极其迅速的部分。

    因为新兴产业而调整或新创立专业,这样的变革不但反映出高校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还反映出学校领导层需要一种前瞻性的思路。

    在浙江广电高专党委书记奚建华的桌上,有一本厚厚的关于学科设置的规划,在这本新鲜出炉的规划中,详细地列举了该校各个学科发展的详细规划,并对每个学科的未来前景、市场需求等等都有周密的调查和判断。奚建华说,用未来思考今天。

    在规划中,记者看到一个培养人才的新思路,它根据“浙广”的特点和优势,确定进入的新领域和新专业:在以广电行业为本位的基础上,办学方向大大拓宽,新兴的城市文化产业纳入了学校的视野,一大批切合城市文化需求的新专业如影视类专业得以设立。

    有人说,思路决定出路,新兴文化有着无限的成长前景,这样的机遇一旦被文化类高校抓住了,往往会跟随着产业的成长而水涨船高,受益多多。创办时间不到20年的浙江广电高专,至今能够发展到近5000人的办学规模,并正朝艺术类本科院校发展,其背景就是广电产业近1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

    所以,以科学的决策程序,超越高校原有的计划体制的观念束缚,面向市场的思路下培养的文化人才,不但使文化产业发展有了人才保证,还可以在互动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

    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无缝对接

    高校培养人才要紧贴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可是产业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如何做到像韩国那样,高校紧紧与文化产业对接,使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泵?

    “产学研”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可以使学校广泛地切入到文化产业链中,这样,产业变迁的最新动态可以立即传导到学校,并使高校对人才培养布局中适时作出调整。

    有人说,电影是最快速的消费品,10块一张票,一个多小时就消费完了,它的流通速度极快。商业价值也惊人,一部电影的票房就可能上亿元。而数量众多的专业投资商、创作室、影视制作公司的出现,也让电影走向朝阳行业。类似的产业生态变化也发生在电视台,“制播分离”的制度改革,使专门的内容制作公司应运而生,各种各样的工作室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文化产业的制度变迁使工作室这种灵活的载体茁壮成长,这对于拥有丰富人才资源的高校无疑是个福音,于是,影视创作室成为实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在广电高专,他们尝试以影视创作室为软载体,鼓励老师成立影视创作室,以作品创作为龙头,进行校台合作开发,联办节目,以加强产业的横向交流合作;校方还计划创立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发展平台。目前,“浙广”与影视公司的合作面已经很广,一些著名的影视片的剧本为“浙广”的老师创作,“浙广”的老师和学生在表演、摄像以及后期的制作方面,与影视制作公司做了多年的合作。一些电视剧的后期制作也在“浙广”完成。

    “产学研”可以提升高校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度。在“浙广”,一幢耗资1.8亿元、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演播大楼将在明年启用。校方花这么大的代价造楼,一个目的是想筑巢引凤:在演播大楼落成后,校方想以极其优惠的条件引进社会上的影视创作室,届时入驻的创作室可以低成本利用“浙广”的设备、空间,拓展市场。而“浙广”,则借助于外来的市场化载体,更深地介入影视产业。

    打造文化人才文化厚度

    技术与艺术兼具的素质要求,对未来文化产业从业者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炙手可热的动画人才,就是一种复合性人才。因为游戏设计集剧情故事、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于一身。

    来自市场的要求不但是学校专业设置的指针,也是学生素质的衡量标准,反应灵敏的高校会依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学生的素质要求。

    比如以往的播音专业,以单纯的训练念字水平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现在广电行业提倡编播合一,以主持人为中心的理念。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浙江广电高专把播音专业改造成“播音与主持艺术”,给该系的学生增加一系列影视文化方面的基础课,使其向复合性人才方向发展。

    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还需要有文化“厚度”。像浙江广电高专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在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之外新加学科基础课,课时数量占到了40%左右,争取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目标。

    而反过来,对艺术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人才“厚度”。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把学生实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课外实践超越学校的围墙,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将十分显著。为此,浙江广电高专的学生社团中,有11个围绕专业设置的协会,如摄影协会、化妆工作室等。一有演出,往往由各协会抽调人员,迅速组合,在下沙大学城和邻近的下沙经济开发区,“浙广”的话剧社,艺术团已经小有名气,因其较高的专业素质,颇受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zjnews.gif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邵捷 通讯员 吴吟 何丽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