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为啥就“挤”在这几天 学雷锋能否也与时俱进?
www.zjol.com.cn  2004年03月0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好像已经成了老规矩,这几天,不少单位都会组织人马到各个敬老院、福利院做好事。而3月5日,将会掀起一个高潮。杭州某高校本来组织青年志愿者去福利院义务劳动,但是因为这几天去的人太多,日子要往后安排。小黄同学颇觉奇怪,大家学雷锋为什么非要“挤”在这几天?

    福利院:我们都快成了接待单位

    昨天下午,记者访问了杭州的几家福利院。面对汹涌而至的“学雷锋”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感慨颇多:“这几天,我们福利院都快成了接待单位了。”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迎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据福利院齐老师介绍,这种繁忙的景象每年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这两个星期内。

    “平常,也偶尔会来一些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绝大部分人是因为学校有要求,来了后呆一段时间,就让这里的老师写个鉴定回去了。”

    齐老师说,这些大学生来了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他们只是觉得这里的环境很新鲜,四处转悠。“而且每次来了以后,福利院的器材就特别容易坏。说句心里话,我们其实也不是特别希望他们过来。”

    从上个周末起,已有十几家单位去萧山区社会福利院“学雷锋”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我们都快成了一个专职的接待单位了。”

    “一年到头,就是3月5日、儿童节、中秋节、12月12日青年志愿者活动日和春节这5个节日来的人比较多,平常就很少有人光顾了。”她说:“来的这些学生,也不能帮上我们什么忙,绝大部分也是学校要求的,主要为了盖个章。”

    杭州聋哑学校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这几天特别忙,但学生们来了后和小孩搞点联欢,拍几张照片就回去了。一般过了3月5日,基本上就很少有人来。

    读者:“学雷锋”也要与时俱进

    针对这样的情况,记者昨天还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学生小李认为:“轰轰烈烈‘学雷锋’当然是好事,但没过几天就又沉寂下来,这‘雷锋’走得也太快了点。”

    媒体从业人员郑先生认为,雷锋精神不灭,关键它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作为一种精神和传统,它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诚实守信等精神,也正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和呼声。

    公务员马先生说,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应与时俱进。其实各自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学雷锋的一种具体表现。学雷锋出现费力不讨好的情况,不是学雷锋学错了,而是我们对雷锋精神没有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使得在实践中出现一些偏差。

    市场营销员徐小姐说,学雷锋不能违反有关规章制度。比如,在大街上设摊摆桌子,这其实是种不好的形式。同时也不能给服务对象添乱,服务对象的正常工作生活不能受到干扰。

  zjnews.gif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阳 王增军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