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让校园“冷暴力”远离孩子
www.zjol.com.cn  2004年03月1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温州日报讯  “碰上你这种学生算我倒霉了!”、“你真塌脑,吃错药了吗?”、“别人都懂了,怎么就你不懂。”这些经常被老师用来训斥学生的话,以后要成为“忌语”了。昨天,温州市教育局整理出21条“教师忌语”,并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征集讨论活动,把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恐吓性、指责性、诉斥性的语言,统统纳入教育忌语的范畴,杜绝校园语言“冷暴力”。

  语言冷暴力成变相惩罚

  现在体罚学生的行为确实少见了,但近几年,学校里发生对学生的“软伤害”并不少见,如教师在言语上对学生污辱、讽刺、指责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这种“冷暴力”在一些校园成了变相惩罚学生的“杀手锏”。

    温州中学老师周浙柳老师说:“语言的力量可以很震撼,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我已从事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曾经因无意中的一句赞美的话,为一位丧失学习兴趣的女孩重新找回自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成绩,而她在作文中说出感激的话语时,我也是心潮澎湃。”“现在全市教育系统首次开展‘教师忌语’活动,意义不仅仅是不说那么21条忌语,而是让所有老师产生思索,认识到一句忌语杀伤力有多大。”

  “忌语”要变成“寄语”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德育研究室的徐慧珠和十二中的心理老师何融融不约而同地反映到,口出“忌语”有其“病因”,不少老师会“恨铁不成钢”,一时情急,口出忌语在所难免。这也反映出了教育管理和教师心态有问题,不少学校在同年级之间搞评比,造成教师心理上的压力。“忌语”无法罗列穷尽,这还应从正面去引导,让教师自我调整好心理,切实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素养。

    不少教师还提出,在出台“忌语”的同时,相应的还要出台“寄语”。家长代表卢蓓蓓说,孩子更需要的还是鼓励,她的孩子之所以能从一所普通的初中考上一中,就是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充满学习的信心。她指出不仅老师不能说忌语,家长更是不能随便口出忌语,这对孩子影响很大。

  可以用“好话”批评

  温州实验小学一名老师说,新课程要求人性化教育,在不说忌语的同时,还要多说“好话”,如“只要肯下工夫,就能学好”、“老师很愿意帮助你”、“你别着急,再想一想,你会回答得更好”等等。火车站小学的程琢琦老师说,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地方,教师在净化自己的语言时,不仅净化了孩子心灵,同时自己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忌语也不是绝对的,试着换个语气,批评的语言也可以很动听。

    温州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告诉记者,教师和孩子朝夕相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于年幼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一生的追求来说,可能是巨大鼓舞,反之也可能是无情打击。开展教师忌语活动看似小事,实际上意义重大,净化教师语言就是为保障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


来源: 温州日报  作者: 记者 郑海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