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象山农民的文化“反哺”
www.zjol.com.cn  2004年03月2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宽广的象山县人民广场上,黑压压地站立着近2000名观众。耀眼的聚光灯下,来自茅洋乡五狮民乐团的演员们正在表演小品《甜甜家的故事》。“小甜甜”不幸的生活遭遇以及她面对困境表现出来的乖巧懂事、顽强不曲的个性深深地打动着台下观众们的心。而饰演小甜甜父亲的男演员也把一个妻子抱病卧床,自己面临下岗的残疾人的焦虑和无奈演得活灵活现。当台上演到慈善总会和居委会都来帮助这一家子时,台下爆出了一阵久久不息的掌声。这是笔者日前在象山县茅洋乡农民送戏进城表演现场看到的一幕。
   
    “演得真不错,想不到农民剧团也演得这么好。”几个老大妈热烈地议论着。“爸爸,你明天再带我来看吧,刚才台上的阿姨说再见,他们明天还会来演吗?”散场后,一个小女孩对父亲这样说着。
   
    看着眼前农民进城演戏的热闹劲儿,象山县文化局的杨方池老师思绪回到了13年前县里第一次组织文化下乡的情景……
    
    变“三下乡”为“常下乡”
   
   
“那是1991年的6月,我们去的是南田岛上的樊岙,人员以县越剧团作班底,从整个宣传系统中抽调了100多人,分为戏曲组、电影录像放映组等几个小组,由文化局长带队,自带铺盖,演了一个星期。”回忆第一次送戏下乡,杨方池老师历历在目。
   
    “那时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知道我们送戏下乡的消息后,一些心急的观众甚至提前一天就在晒场上占位置了。铜锣一响,方圆十几里地的人全都赶来了,一眼看去,台下全是人头,甚至在树杈上,房顶头……”在一个星期的演出时间里,城里的文艺团走遍了南田岛的角角落落。龙头背是一个离樊岙有30多里地的高山村,仅10余户人家,但演员们还是翻山越岭把文化春风送到了村里。村里一位时年80余岁的老人拉着演员的手激动地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看到真人演出,想不到我这样土埋半截的人还能在自家门口看上你们的戏。”
   
    虽然只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黛玉葬花》等几个越剧折子戏,《小兵张嘎》、《上甘岭》等有限的几部录像片,但文艺团的到来还是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因为当时在整个樊岙还找不出几台黑白电视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那次,戏曲组到花岙岛上去演出,才演了一半,天开始下雨了。戏台是搭在露天的,现场几乎没有人带伞,一会儿,台上演员台下观众都被淋得湿透。雨越下越大,但台下500多名观众没有一个退场。“看到他们这么热情,我们只好继续演下去,但演到后来,我们也确实感动了。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设备,风声、雨声把我们的声音掩盖了大部分,后面的观众可能根本没法听到我们的歌声。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还高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我们又加演了半个小时,最后连音响师都上台了。”谈起当时的情景,当年的青年演员,现任县文化馆长的林红还一脸激动。
   
    尽管老百姓对文娱活动是如此的喜爱,但受种种条件制约,刚开始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2至3次,全县每个乡镇平均每3年才能轮到一次送戏下乡。后来,县文化局专门成立了“心连心”艺术团,坚持每月赴各镇乡巡回演出,有时甚至一个月下乡2到3次,但这仍不能满足农民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于是,县有关部门决定——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在1991年那场至今让樊岙人记忆犹新的“文化盛宴”中,鹭鸶礁村的林刚木无疑是最忠实的拥趸者之一。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成了文艺团的编外成员,文艺团演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没等开戏,就早早地占了戏台边的位子,一直看到演出结束,演员们收拾完道具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戏台边每场必来的几张“熟面孔”引起了当地领导的注意。“为什么不利用本地文艺爱好者的天赋和热情组建不走的文艺团呢?”当地领导的想法和县文化部门的思路不谋而合。当年,樊岙招募了20名文艺爱好者,通过民办公助的形式,成立了樊岙钢管乐队。
 
    见惯惊涛悍浪的渔家子弟不知道萨克斯和喇叭的区别,搞不懂小号为什么多了弯弯肠子。经县文化局派遣教员近一个月的指导后,他们居然也吹出了像模像样的曲子。虽然会的仅《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的祖国》等廖廖数曲,却也敢赴各村“走穴”。回忆往事,林刚木说:“那时老百姓欢迎我们的规格不比县文艺团低呵。”
   
    樊岙铜管乐队的组建犹如一粒火种,迅速在全县形成燎原大火。各镇乡、村纷纷组建自己的文艺队伍,彻底改变了过去乡镇文化建设“一人一站,只有架子没内容”的局面。一时之间全县农村冒出近百支文艺队伍,元旦、春节、五一、甚至农闲季节,象山乡村处处笙竹丝弦,农民、渔民们自娱自乐,业余文化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为了加快农村艺术人才的培养,该县又专门创立了“半岛艺校”,5年来,艺校的200余名毕业生为乡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各乡村文化队伍的骨干力量。
   
    时代在变,电视、网络等传媒已越来越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草台班子还能像十几年前一样吸引观众的眼球吗?象山为扎根农村的乡土文化注入了时代新意。2000年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签署后,鹤浦“海岳艺社”的队员们根据两个渔业协定中海域范围的划分、违规处罚规定等内容编排了戏曲《创建文明渔场》,在休渔期间赴各渔村表演,受到了广大渔民的欢迎。许多渔民说,看完戏曲,也学到了我们最实用的法律。
   

文化2.jpg


    农民奏响“文化进城曲”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石浦镇政府都会在皇城沙滩举行盛大的“三月三、踏沙滩”活动。来自象山渔区的各鱼灯队、龙灯队、马灯队、抬阁队、腰鼓队、戏曲表演队等10多支民间文艺队伍来到沙滩,竞相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动。气势豪放的码头锣鼓,庆贺渔汛的渔家龙灯、风情独特的渔家子女马灯队,还有渔区丝竹小调和悠扬激越的渔工号子,吸引着数以万计的群众和游客前来观看。
   
    许多城里观众看了农民戏后,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说,现在的城里人看多了现代的、时髦的东西,看看“乡村土货”也满有味的。于是,象山县加大了扶持农民送戏进城的力度,在县人民广场举办的每月文化活动中,去年有关部门专门安排了4次农民送戏进城活动,观众累计达10余万人次。
   
    当然,这种送戏进城不同与以往的全县文艺大汇演。用茅洋五狮民乐团队员、溪口村村民王亚萍的话说,现在我们是整台戏的主角了,再也不是客串的龙套了。
   
    这种盼望也是广大农民演员的共同心声。早在“乡土文化”播种发芽之时,农民演员们就有强烈的走出去欲望,在参与全县文化活动的同时,许多乡镇自发进行文艺交流演出。
   
    “乡土文化”的勃兴,加快了象山城乡文化交融的步伐,有力地保护了存在于农村里的优秀民间文艺,促进了象山文化大县的建设。延昌鱼灯、渔民秧歌、昌国抬阁等形式历史上曾经是渔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但近几十年来已经失传。经延昌、昌国两地农民文艺队伍的抢救挖掘,重新在石浦港畔大放异彩。在宁波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上,延昌马灯舞其独有的渔区特色荣获一等奖。县文化馆在渔区文艺队伍表演节目的基础上创作的舞蹈《挂灯》获得了全国舞蹈大赛群星奖银奖,《灯儿明灯儿亮》获省舞蹈大赛一等奖。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徐颖峰 肖康焕 孙建军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