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新闻调查]“外贸诈骗”困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0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作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浙江省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城有着34个行业1502个大类的32万种商品,其超出想象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吸引着全世界。仅仅在这个市区人口不到20万上下的小城里常驻的,就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商人,各类涉外机构不计其数。

  但义乌人与外商的交易正变得越来越谨慎起来。因为在义乌“淘金”的外商用自己的卷款出逃不断刷新着记录,2001年外商出逃案1起,20022起,200312起……

  3月初,一位中文名叫马乐旺的叙利亚外商害惨了义乌近百名市场经营户,他们500多万货款全部被马乐旺卷走。目前,义乌警方以“涉嫌外贸诈骗罪”逮捕了马乐旺扔下的儿子马迈德和其聘请的经理苏国俊,他本人因无任何资料留下,暂无从查起。部分经营户已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马乐旺等人。

  据义乌公安局经侦大队长杨善民介绍,这已是该市经营户上报的近3年来第16起外商卷款出逃案件。据警方统计,这16起案件均涉及数十甚至上百经营户货款被骗,涉案金额从20万元至1000多万元;近三年来,此类案件发生呈急剧上升态势,2001年发生1起,2002年发生2起,2003年发生12起。

  警方在侦察中发现,大部分外商卷款出逃案涉及的涉外机构均未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他们作案手法也比较单一。“马乐旺事件”就很具有典型性。

  经查,2001年马乐旺未经浙江省外经贸厅审批,也未到省工商局登记注册,即在义乌设立办事处并开展跨国贸易。在头几次采购商品过程中马乐旺很讲“信用”,货款结清很守时,大部分经营户在以后交易中丧失警惕,接着他以“钱未汇到”为由拖欠货款,最后欠款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引起经营户注意时,马乐旺已经出境。

  义乌市场上的经营户认为,实际上义乌发生的外商卷款出逃事件,大大多于警方统计数据。在国际商贸城福田市场,一些经营户告诉记者,他们已多次被外商骗走货物,就在“马乐旺案件”发生不久,市场上在传,一外商又卷款800万元出逃了。

  但义乌警方并没有接到报案。

  公安部门:难以“定罪”  

  据调查,大部分卷款出逃的外商涉及的涉外机构,均未按规定向浙江省外经贸厅审批后,到省工商局登记注册,去年发生的12起此类案件中,大部分案件都是如此,警方因此无法对案件明确定性,大部分案件则根本无法立案侦察。  

  杨善民告诉记者,这类案件很难定性为“诈骗”,他们很难收集到该外商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在交易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行为的证据,特别是查找货物资金去向,难度很大。“由于我国与其它国家司法合作比较少,一旦外商逃出境外很难侦破案件了”。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义乌只有1起外商卷款案件胜诉。杨善民说,出逃的外商在中国基本没有固定资产,即使法院判决经营户胜诉,也无法执行。

  义乌国际商贸城福田市场经营户徐巍告诉记者,她曾经被一韩国客商骗去了几万元的货,但眼看着其他被骗的胜诉后都追不回货款,她干脆不向法院起诉了。那次教训让她现在与韩商做生意特别小心,交货时一定要收货物总价30%的定金。

  据悉,目前义乌市外经贸局正在制定“外贸风险防范手册”,不日将分发给4万多经营户。此举针对近年频发外商卷款出逃事件,意在提高市场经营户的防范意识。

  事实上,非正常进入义乌的涉外机构大量存在,这也使义乌外商“满天飞”。

  记者从义乌市市场贸易发展局获悉,目前该市常驻外商有5000多名,他们主要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大部分人也从事小商品代理采购业务。而该市涉外服务中心陈林瑞说,从1997年第一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办事处以来,目前该市经过浙江省外经贸厅审批、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境外办事处约有270家,一般一家办事处有外籍员工3名。也就是说,除了800多名“外商”经省级部门登记注册外,义乌还有4000名外商“身份不明”。  

  按有关规定,经过法律程序登记注册成立的外商代表处可以在义乌进行贸易联络、产品介绍、市场调查、技术交流等非直接经营性业务活动。但有关市场管理人员说,实际上大多数外商都在义乌有办事机构,绝大部分都直接货物贸易活动,且大都在本地设有仓库、各自设计境外企业订货单。

  也许可以解释警方为什么破案困难了。

  记者调查为何外商卷款外逃频发

  2001年韩国客商梁东成、延善敬卷款1000万元外逃事件已经引起义乌官方和4万多经营户的高度警惕。但为何三年来义乌还是频发同样的案件呢?据记者调查综合各方观点,原因主要由市场环境、市场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

  从市场环境看,义乌4万多经营户竞争非常激烈,压低商品价格、免交定金押金等成为经营户惯用的惯用手段。久之,市场盛行“赊帐”经营方式。很多文化程度低的经营户连外商来历、资信等要素都搞不清。甚至直到外商卷款出逃后,他们还不知道与自己做了多年生意的“外商”或办事处怎么称呼。

  据知情人士保守推算,目前1200多家外商机构,欠经营户货款至少达10亿元以上,其中未登记注册的外商至少占八层。经营方式的漏洞给外商卷款出逃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也有管理上的问题。据了解,一些外商初到设办事处时都办理了相关手续,随着他们对义乌商业环境的逐渐了解,一些外商开始变更办事处名字、地址、人员人数,秩序由此混乱。有的外商利用义乌小商品市场“赊账”经营的特点,常“空手套白狼”,甚至与中外客商联手诈骗。

  另据了解,一些外商之所以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就成立办事机构,与我国这方面办理手续烦琐有关,“跑完各个部门要1个也才能办好”。事实上,义乌在这方面还作了变通,据调查,目前一家境外机构在义乌设立办事处,只要缴纳每个外籍员工6000元人民币的相关费用就能注册,如该机构设立后聘请当地员工,每年再向有关部门缴纳3000/人的“中国雇员管理费”即可。

  在调查中,义乌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士无奈地说,外商数量多、流动性大,很难管理。

  该不该严管外商?利弊意见不一

  但当地一外贸公司经理认为,目前义乌市场60%以上的小商品出口靠外商带动,一旦对外商管理太严必将影响出口。

  “极少数外商确实存在蓄意卷款外逃行为,但大部分外商这样做有特殊原因,这与义乌的商业环境、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一位约旦商人说。

  他介绍,很多外商都是以旅游、留学生等身份,抱着“来看看市场”的心理来义乌的,结构发现这里商机好,就三三两两私自“组团”成立了外贸机构。受缴纳高额费用、烦琐手续办理及当地有关部门对外商管理环境宽松的影响,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外商驻义乌办事机构未办理相关登记注册手续。  

  另一外商说,目前80%以上的外商驻义乌办事机构没有境外企业背景,他们只是代理境外企业或机构在义乌采购货物,收取佣金、劳务费及经营户给予的回扣。由于义乌商品价廉物美,又可以“赊账”式经营,外商以极少资金投入就可以代理货物出口。而一些境外机构在采购货物时往往比较随意,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而亏损,立即影响到外商驻义乌代理机构的资金供应,当他们的欠款达到一定程度并无力偿还时,就选择了逃离。

  自发对策:跨国联销组织悄然兴起

  受外商卷款出逃事件影响,目前义乌市场内的经营户开始直接与国际小商品集散地对接,供货、销售一条龙跨国联销方式逐渐流行。该方式为,一头在义乌市场采购商品,另一头在海外市场进行销售。据悉,目前义乌商人与10多个境外国际小商品集散市场建立对接关系。

  据了解,目前,义乌一些本地企业也开始在世界各地直接设代理机构,开展货物代办订单、采购、出口等业务。新市场的拓展也带动了义乌商人的新流向,目前已有上万名义乌人涌向南非“中华门”、俄罗斯“海宁楼”、意大利“中国城”、阿联酋“中国产品交易中心”等商品集散地。他们正用自己的脚开拓这一原本属于“外商”的市场。

更多财经新闻,请点击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驻浙江记者 陈周锡/楼润苗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