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大三学子要向全国卖“学子”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对话背景

    潘江涛,23岁,温州人,温州大学管理系三年级学生。3月28日,他宣布向全省高校发行“新方圆”学子卡。他注册的“学子”品牌,是全国首个由在校大学生创办公司申请的品牌。集会员服务与购物折扣于一体的学子卡,已成为温州大学生钱包里的重要物品之一。

    从打出“在每名温州大学生身上赚10元钱”的口号,到决心把品牌推向全国,这个被称为“第三代温州人的典型”的年轻人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4月6日,记者在潘江涛的新方圆创业服务有限公司采访了他。

  我要5年赚到一个亿

    记者(以下简称记):江涛,我看你这里陈设很简单嘛,办公室连个电脑都没有,你现在生意做得这么大,同学都说你发了呀。

    潘江涛(以下简称潘):(笑了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一分钱都没赚到,还一直在贴钱。公司从茶山搬到市中心这个高层,学子卡的注册、装修、租金等等,花了8万多,这钱是向我爸借的,一共借了10万,现在只剩下1万多放在公司账上运作。

    记:怎么会这样呢,你的学子卡多少钱一张?卖了几张了?
    潘:一期5000张全部卖光,10块钱一张。第二期从3月28日到现在卖了3000多张,价格不变,但更漂亮了。

    记:那最起码有8万元啊?
    潘:卡本身加上网络运营成本,每张卡的成本在六七元之间。剩下的钱连员工工资和公司正常开销都不够。我前期投入是我的学费,然后再从卖卡得来的钱里转出来交给学校。二期投入我说了,是问家里借的。

    记:既然亏,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还要推到全省,不是亏得更厉害?
    潘:我看中的不是卖卡的钱,是通过学子卡搭建起来的一个营销网络。现在提供优惠服务的加盟商越来越多,享受我们服务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一头一尾两个供求关系网通过学子卡联系在一起,里面就存在许多看不见的商机。我看中的是将来的发展。

    记:那你设想的将来,能赚多少钱?
    潘:到底多少我也不知道,我的梦想是5年内赚到1个亿。

    记:这个目标有点大哦。
    潘:心态决定一切,我还年轻。学子卡刚出来时,全凭着两条腿去一家家联系加盟商,说破了嘴皮,人家还是不相信你。现在,我们已经有近千家加盟商了,还有许多客户在主动找我们。这些资源全是我的财富,我的目标也许太高,但绝对不空。

    9月底前拿下浙江市场

    记:你怎么想到做这个生意的?
    潘:其实最初是我的一个朋友想出来后跟我说的。后来他说他不做,我才接过来重新设计的。那个时候大概是去年9月份,11月16日,首期“学子卡”发行。

    记:将来就打算做卡生意吗?
    潘:应该会向信息这块发展。比方说,为商家提供商机信息,收取信息费用等。我们5月份会推出“温州创业网”,不管是商家还是学子,都能够通过网站寻找到需要的信息。

    记:你刚才一直在说将来的打算,我看最快的都要一两年时间才能实现,你怎么保证公司能撑到那个时候?
    潘:公司现在除了学子卡,还有一些其他业务,比方说为企业策划活动;搞户外广告、媒体代理;高级保姆、家教介绍;各种计算机、英语技能的培训等等。我们想靠这些业务赚的钱,来补贴学子卡营销运作的费用。
    另一方面就是尽量节省运作成本。比方说我们现在宁波、舟山、杭州等地的分公司,都是通过和当地公司合作运行的。如宁波公司,就是在温州注册好分公司,以成本价卖给他们学子卡,铺开的营运费用归他们出。将来这块的利润,我提取30%、40%的样子。

    记:现在卡在全省扩张得怎么样?
    潘:很多地方都正在谈,第二期销售出去的卡中,一大部分是宁波那边的。我们计划今年9月底以前拿下浙江市场。将来肯定要向全国铺开。另外,我们还想利用这个卡建立起来的营销网络,针对普通市民设计一种市民卡,现在已经在温州开始推广了。

    我做好失败的准备

    记:你把网点铺得这么大,有没想过风险也很大?万一失败了,欠下一大笔债,怎么办?
    潘:网点铺得越开,运作时遇到的问题就越多,这是我增加见识、磨练自己的好机会。如果我只在温州,也许会很安稳,但发展也到此为止了。现在我随时做好受打击的准备。但我希望这个打击不要是致命的。

    记:(笑)你想得蛮多的啊。
    潘: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限度之内,再大的打击,我相信我一定能爬起来。但万一过了,到了致命的程度,我就爬不起来了。

    生意再大,我也不会休学

    记:你这么有生意头脑,成绩怎么样?
    潘:蛮不好意思说的,上学期挂了两门。5月份要补考。

    记:你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好学生了。
    潘:我想我肯定算不上好学生。学业方面,我的确疏忽了很多。随着事业的发展,工作也越来越多了,我常常因此翘课,尤其是那些我认为对我用处不大的课。

    记:什么课对你用处不大?
    潘:对我的事业帮助不大的那些。反过来,我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发现我欠缺的,就会很用心地找来书看。比方说,我在推广学子卡的过程中,会去看营销方面的书;我现在要推出网站,就会去研究些电子商务方面的书。

    记:那你对哪门课最有兴趣?
    潘:组织管理。我基本上都去听了。

    记:既然不能很好地兼得,现在国家又鼓励休学经商,你为什么不考虑休学呢,说不定也能奋斗出个盖茨?
    潘:我永远不会休学经商,那样机会成本太大了。我现在这样,就算成绩再差,怎么样也能混到毕业。将来,我还会去读MBA,我不是说知识没用,而是我通过做生意,学东西非常有选择性和目的性,没用的或暂时用不上的先放一边。

    700元开始做生意

    记:温州做生意的人太多,这个氛围影响了你吧。
    潘:对,这与我的成长环境很有关系。我父母都做化妆品生意,我从小看他们做,听他们说,我觉得我很小就有商业意识了。

    记:你之前还做过其他生意吗?
    潘:我高中毕业那个暑假就开始了,卖过方便面、空调清洗剂。读大学后,我就到学生会工作,去年4月,我退出学生会,开始准备做生意。

    记:那时做什么生意?
    潘:就是现在公司里的一部分业务啊,那时作为主打业务的,帮人联系家教啊,贴横幅、标语之类的。我当时把公司取名为方圆工作室。

    记:那时投了多少钱?
    潘:就比我这间办公室(四五平方米大小)稍大点的门面,中间隔开,前面摆张桌子接生意,后面摆张床我睡觉,典型的温州式前店后家。起步投入是700元,我把我一个月的生活费500元,向同学借的200元,全部投进去了。

    记:为什么不问家里要钱?
    潘:我开始根本就不敢跟家里说。他们都希望我有个稳定的工作。知道我做学子卡后,我爸就常给我打电话说,家里不缺钱,让我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只不过现在影响大了,他们也知道我做出点成绩,就不多说了。

    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心态

    记:现在很多学生都下海,但真正做出成绩来的并不多,你觉得你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潘:心态,一种学习的心态。我现在所有的想法都是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得到的。所以我的名片上印的头衔是“潘江涛总经理·您的学生”。我把自己当成是每个人的学生,不断地从别人那里吸收有用的养分。今天你采访我,我也会从中发掘对我有帮助的东西。另外,保持心态最重要的就是沉得住气,太过注重眼前利益,会失去很多学习和发展机会。

    记:从你的经历来看,现在学生下海最缺什么?
    潘:一是心态;二是经验;三是资金。后面两项是我缺的。我正在努力摸索适合自己发展的经验,也在不断为自己囤积原始资本。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胡丹 文/摄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