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加工贸易,外贸大市的结构之痛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1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宁波是全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去年的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跃升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第11位。但令宁波这个外贸大市感到尴尬的是,外贸结构却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一边倒”格局:加工贸易进出口额32.25亿美元,其中出口21.47亿美元,仅占全市出口总额17.8%;加工贸易进口10.78亿美元,仅占进口总额的16.01%。从1998年到2003年,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递增仅为19.91%,而同期一般贸易年均递增速度达41.52%。

    与宁波外贸在国内的显赫地位相比,宁波加工贸易的发展实在有些乏善可陈,与领先地区的差距尤甚。与宁波同为计划单列市的青岛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11亿美元,大连为98亿美元,厦门86亿美元,均远远超过宁波。从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来看,广东省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7.31%,深圳占79.07%,江苏占61.87%,上海占57%,大连占61.89%,青岛占55.7%。即使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宁波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也是明显滞后。去年,全国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达到55%,进口比重也达到39.5%。

    加工贸易的差距还反映在企业规模与商品结构上的差距。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有295家,超10亿美元的企业有17家。而同期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300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1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镇海炼化公司也不过1.36亿美元。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分别占到70.3%和40.9%;而我市去年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分别只有52.8%和18.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广东、江苏等省加工贸易已发展到转型升级阶段,而宁波尚处于原材料利用型、低技术型、劳动密集型、偶然型和被动型的初级阶段。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将给全市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经济全球化使得各种产品的生产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依靠一国的技术和资源,而必须通过各国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占到国际贸易额的2/3以上,其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进行,即通过母公司向国外的子公司出口中间投入品,然后进口制成品,或通过从国外子公司进口上游产品,再在其他国家子公司加工成品销往世界各地。此外,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具有成熟技术的传统产业也正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削减,使得加工贸易企业能广泛利用低价优质的进口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加工贸易两大载体

    1、出口加工区

    以推动加工贸易发展为己任的宁波出口加工区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2003年10月28日通过海关总署等八部委的验收正式投入运行。现已有9家出口加工企业落户该区。

    加工区具有“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享受免税、保税、免证、退税等优惠政策;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不需要办理合同审批、加工贸易手册和保证金台账;区内企业进口、出口付汇、收汇不需要核销;海关对区内企业实行电子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联机办理海关备案及通关手续。

    2、保税仓库保税仓库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保税仓库按照使用对象不同分为公用型保税仓库和自用型保税仓库。它为加工贸易中的进出口商品开辟了一个免税、保税的供销市场。我市已有慈溪、余姚两个县(市)级公用保税仓库。其中,慈溪保税仓库已投入运行。迄今,卓力、凯波、先锋、双富、月立等五家慈溪家电企业已从该仓库提取了190吨进口塑料原料用于加工家电产品出口。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