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乐清市雁荡镇第四小学,今年15岁的王鹏,为了帮弟弟治好疑难病,8岁时便开始下海捞作。7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一天,演绎了一段患难见真情的感人故事。
雁荡镇第四小学坐落在西门岛上的西门村,一群没见过“大世面”的小学生,等下课铃声一响,便野鸟般地欢呼着离开校门……但每天的这个时候,该小学的校门口都会出现一名身材矮小,双目无神的学生。他就是患有疑难疾病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王辉,在等尚未下课的哥哥王鹏一起回家。王辉说,他哥哥对他的好无法形容,没有哥哥,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他。
15岁的王鹏显得格外成熟,虽然脖子上还系着一条红领巾,但每说一句话都带有大人般的腔调,坚定而沧桑。在接受记者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一直没有笑过,家庭的不幸,使他再也没有笑的神经了。
王鹏拉着弟弟的手把记者领到岙里村自己家门口停步不前。他指了指一座用石头块砌成的小屋说:“这就是我们的家,是全村最差的。家里很脏,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说完,神情沮丧地站在旁边一声不响。在记者不断的追问下,他终于断断续续地回忆起自己过去下海捞作的艰苦经历。
1998年,王鹏8岁。王鹏说,那年,本来就身体不好的母亲突然病了起来,虽然不知道她患的是什么病,但她每天往医院里跑,且买回来很多药可以看出来她病得不轻。就在这时候,一直是皮包骨头的小弟弟王辉也开始咳嗽、发烧不退。医生说王辉的心脏不好,建议送大医院检查。由于家庭非常困难,父母除了经常去搞些草药给王辉吃外,到大医院检查的事便被拖了下来。
西门岛上的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靠下海捞作。王鹏的父亲王伯祥虽然没有大病,但他是一个出身海岛而不能下海的人,一沾到海水皮肉就会腐烂。看着度日困难的这个家,8岁的王鹏毅然背起了渔篓下海捞作。据王鹏回忆,他第一次下海虽然赚了32元,但手脚都被螃蟹咬出了血。可懂事的王鹏怕父母心痛,忍住痛,未流一滴眼泪。
下海捞作要等到潮落时。所以,有了第一次下海捞作经验的王鹏成了观潮者,等到潮落时便飞快地向海里跑去。但是,有时候潮落是在夜里的,赶潮者在半夜里得起来。王鹏说,第一次夜里下海时是瞒着父母出来的,茫茫海涂边只有他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暗淡的手提灯下来回晃动。阵阵海风声使他身上起了鸡皮疙瘩,越想越害怕的王鹏,抓了一只螃蟹后便逃回家了。后来这事被父母知道后,他们流了很多泪水,叫他以后半夜里千万不要下海了。
比他小3岁的王辉也懂事了,他知道哥哥是为了他而下海的。所以,每当王鹏白天下海时,他便要帮哥哥提渔篓,夜里知道哥哥起来他便跟着起来为哥哥提灯,不管哥哥有多少个不愿意,但王辉一定要跟着他。
王鹏的双脚由于从小被严重冻伤,冬天下海时,双脚便立即红肿起来,连鞋都穿不进去。所以,近几年来王鹏学会了钓鱼,当双脚红肿得不能下海时,便带着小弟弟去钓鱼。不管是夏天烈日当空,或是冬天寒风刺骨,但西门岛上的海涂边,每天都有王鹏与王辉兄弟俩的身影。村民们说,王鹏这孩子真是个硬骨头,大冬天里,他的手裂开了,耳朵肿起来了,但他从不向家人说一声苦。
现读小学五年级的王鹏,学习非常认真。他说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能步父母没有文化的后尘。随着课目的增加,现在的王鹏白天基本上已没有时间下海了。他说,每天下午回家先要完成作业,再准备好下海的鱼具,夜里什么时候落潮便什么时候下海。王鹏含着眼泪对记者说,由于多年来都是夜里下海捞作,睡眠严重不足,但看到弟弟被病魔缠得有气无力的样子,不知道精神从哪里来,一点睡意都没有。他说不管自己有多累,一定要坚持每天下海,等赚到钱治好弟弟的病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