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龙井茶农“监守自盗”?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1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龙井茶被全国各地仿冒,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可是这些售往全国各地的假冒新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却来自杭州等龙井茶的正宗原产地。这样的行为是“自毁长城”,还是“利用品牌优势做大产业”?

  304407.tif龙井茶的赝品,许多直接出自原产地的茶农之手。假冒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一些茶叶贩子或茶农在龙井茶产地收购少量茶叶,再把大量的外地廉价茶叶掺入其中,以龙井茶为名高价出售。由于外形十分神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足可乱真。二是茶农主动去外地、或从茶叶贩子手中采购各地的茶青(指尚未加工的茶树新芽),然后按照龙井茶的炒制方法加工,再冠以“正宗龙井茶”的名号,运往各地以真品的高价出售。而后一种假冒方式,则更为普遍。

  不久前,浙江温州的永嘉传来这样一则消息:拥有4.3万余亩“乌牛早”茶园的永嘉县,自己加工的新茶不到产量的一半。大量刚刚采摘下来的茶青,来不及等到被加工成茶叶,就被茶叶贩子低价收走。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茶叶贩子来自浙江绍兴的新昌等地。

  “正宗龙井”供求关系极度失衡

  绍兴新昌,是龙井茶的越州产区。然而近几年来,那里的龙井茶中,有相当一部分茶叶的原料并非来自绍兴本地。新昌全县17个产茶乡镇各种名茶的总产量不超过3000吨,可该县的浙东名茶市场,年名茶交易量达4000吨,交易额4亿元,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龙井茶集散地。扣除流入市场的外地名茶,如此悬殊的产销比,不得不让人对这里的龙井茶品质和真伪产生质疑。

  在龙井茶的核心产区———西湖产区,茶农制假事件也时有发生。

  龙井村一位相熟的茶农告诉记者,清明前后,大量各地的春茶鲜叶被成吨地运到杭州,以龙井茶传统的炒制工艺进行加工,再以正宗龙井的面目出售。这在茶农中已是公开的事实,甚至在杭州西湖区的狮峰、龙井村、五云山、虎跑、梅家坞等龙井茶的最核心产区,也不例外。他说,那里的茶农世世代代以种茶、炒茶和卖茶为生,由于制假和出售者就是茶农本身,因此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丝毫不会怀疑。

  茶农王颖对记者说,利益驱动是主要原因。西湖产区的龙井产量有限而求者甚众,供求关系的极度失衡,使一些茶农走上了制假售假的道路。“一亩成熟的茶园,一年的春茶产量也就四五十公斤,明前的茶叶更是少之又少。除了按照规定上交集体部分外,真正能自留销售的其实已很少。”然而,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或消费者前来产区购买茶叶。面对唾手可得的利益,许多茶农选择了购买他地产鲜叶加工的方法。

  此外,相比采茶,收购鲜叶的成本更为低廉。王颖分析说,由于要兼顾炒茶和销售,目前茶农普遍雇用外地的采茶工采茶。今年,雇用一个采茶工一天的费用大约需要70元,往年则更高,另外还要承担采茶工的吃住费用。

  相比之下,直接收购外地鲜叶就方便多了。永嘉当地茶农告诉记者,清明节前,他们卖给茶叶贩子的茶青价格每公斤只有五六十元,而加工成龙井茶之后,每公斤的售价至少在1500元以上。

  “原产地保护”反成了制假“护身符”

  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只不过是“利用品牌优势做大”,谈不上“假冒”。对此,茶叶专家表示,龙井茶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对水系、山脉、气候、土壤环境以及炒制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严格。龙井茶历时千年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个由地名延伸而来的绿茶品种、炒制工艺,更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品牌。

  中国首位茶叶界院士、茶叶专家陈宗懋认为,龙井茶之所以能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不仅与它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有关,其中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这也是我国为什么要出台原产地保护的政策来对龙井茶这一地域性极强的农产品进行保护的原因。

  2001年出台的《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首次完整地界定了龙井茶的定义、原产地域范围,即仅局限于杭州市西湖区,杭州的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区)所辖行政区域,绍兴市绍兴、诸暨、嵊州、新昌所辖县(市、区)行政区域以及上虞、东阳、磐安、天台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区域。按照这样的规定,拿原产地之外的茶青来冒充龙井产地的茶青,即使采取了龙井茶的炒制工艺,也已构成制假行为。

  对于龙井各种称谓的争议由来已久。无论是所谓的云南龙井、四川龙井,还是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各种打着龙井旗号的茶叶鱼目混珠,让消费者无所适从。针对这一行为,《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作出了详尽而可操作的规定,规范了龙井茶的三大产区和称呼:凡西湖区168平方公里范围内产的龙井茶,通称为龙井茶西湖产区。只有这里种植、生产、炒制出来的龙井,可以使用约定俗成的称谓———“西湖龙井”;而除西湖区之外的杭州地区,则是龙井茶的钱塘产区;除去这两块产区之外,所有被列入龙井茶原产地保护范围的地区,称为龙井茶越州产区,在一定程度上,这与过去的浙江龙井,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尽相同。

  原产地保护管理办法还规定,有关机构在出售龙井茶时,必须明确标注出龙井茶的产区,以方便消费者甄别购买。可不幸的是:事实上,原产地保护,却恰恰成了茶农自身制假的“护身符”。

  “龙井茶特质”难以准确鉴别

  为了杜绝假冒行为,龙井茶的最核心产区———西湖区政府专门定制了一批防伪标签,根据各家茶园面积和产量的多少,核发防伪标记。
  然而,这些办法似乎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制假问题。浙江省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农产品,龙井茶的生产分散在各家各户,监管困难;其次,由于原产地的仿冒者大多采用龙井茶的炒制工艺,因此事后很难像工业产品那样采用可量化指标去衡量其真伪和优劣。

  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爱芹告诉记者,作为农产品,龙井茶的品质本身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片茶园中的茶树,今天采摘的茶叶与昨天的就不一样,晴天采摘的和雨天采摘的也不一样。虽然以现在的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但影响龙井茶品质的色泽、香味和口感等因素很难量化。

  打一场龙井茶原产地“保卫战”

  一部分有远见的茶农挺身而出,开始了一场针对龙井茶的“保卫战”。

  龙井茶产量占到西湖产区产量近60%的梅家坞,最近有许多茶农把自产的特一、特二级龙井交给一位名叫卢新的茶农,由他成立公司统一冠名,明码标价在专卖店内销售,希望借此让假冒梅家坞茶叶的制假者无藏身之地。而杭州最大的特级西湖龙井茶生产商———杭州正浩茶叶商行,也于去年春天与保险公司签订了质量保证保险协议。

  看来,绝大多数来自龙井茶故乡的茶农,将不会坐视龙井茶被仿冒的行为继续下去。

  zjnews.gif


来源: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作者: 张乐 朱立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