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市场由于投入大、产出小,多年来鲜有民间资本入注者。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体育产业渐成市场,一些有超前意识的民间资本运作高手,从群众健身热情日益高涨中看到了商机,开始关注和涉足这个原本一直由国有资本运作的体育场馆建设市场。一个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300多万元人民币建成的——中国南方地掷球训练基地,于4月7日在我省玉环县挂牌。
“这样的场馆设施,可以说与世界接轨了”,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高潮称赞这个拥有2000多平方米、有8片塑胶地掷球场的大型地掷球馆及辅助配套设施,在国内和亚洲都属一流。
为填补空白跑了8000多公里 投资地掷球,需要非同一般的市场前瞻力。因为地掷球项目既不是奥运会竞赛项目,也不是我国非奥项目的体育大会竞赛项目。谁有这么大的魄力去拓展这个市场?林仁文——一个热爱地掷球运动的门外汉,勇敢地把大把资金投入到这个还不被多数人知晓的项目上。周围不理解的目光扫射着他,包括他的家属。所幸他的资金都是“民资”,是他自己口袋里的利润。林仁文是个体育迷。早在2000年玉环县承办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时,他就赞助了5万元人民币。前年5月,他听玉环县文体局的领导说,浙江省第13届省运会将在台州举办,台州市的地掷球尚属空白。商人的敏感,使他作出了这项冒险的决定,在自己出资开办的浙江人文综合中学内划出15亩地修建室内地掷球球馆。
为了使地掷球能上规模、上档次,他五下台州、六进杭州、七上温州,行程8000多公里,为的是申请兴建全国最大的室内地掷球馆。他的这一愿望得到了省、市、县体育局的支持,省体育局领导多次到现场考察,并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决定在此建立浙江省地掷球训练基地。
为申办锦标赛沟通了25个单位 林仁文认为,“地掷球运动要发展,一靠普及,二靠提高。普及靠训练,提高靠比赛。”为了把想法变成现实,他在兴建地掷球场的过程中,多次向玉环县人民政府,省、市、县体育局领导提出申办全国地掷球锦标赛的要求。在他的执着努力下,玉环县人民政府不仅向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呈送了申办全国比赛的请示,还派县领导亲自到北京汇报筹备工作。同时在县政府的协调下,沟通了25个单位加入到筹建全国地掷球锦标赛的行列,“人文杯”2003年全国塑质地掷球锦标赛终于花落玉环。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下文在玉环比赛,离比赛开始只有135天的时间,按照计划,要办好这次赛事必须完成72项具体的筹备任务。这些任务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正处玉环县60年一遇的高温、大旱季节,工作起来十分艰难。为了办好本次锦标赛,他顶高温、冒酷暑,从吃住行到车的接送、接待,有条不紊。135天的辛苦,确保了全国地掷球锦标赛的顺利举行。
为了“三个之最”投入300多万元资金 林仁文对记者说:“凡事不做则罢,要做就要做好、做大。”在设计地掷球馆时,他明确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最好,要按能承办国际比赛的标准设计;二是最大,地掷球馆的建筑面积在全国要居第一;三是地掷球馆的附属设施要最完善,环境最优美。为了实现对地掷球馆的“三最”目标,他投入了3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建造了2000多平方米、8块塑胶的室内地掷球馆,以及配套的400平方米的综合器材健身房、120平方米的浴池、90平方米的屋内茶座和2500平方米的屋外休闲区。地掷球馆的所在地,浙江人文综合中学的100亩校园,在花、草、树木的点缀下环境更幽雅了。
浙江人文综合中学是林仁文出资兴建的一所职业学校。4月7日,当浙东人文综合中学董事长林仁文从李高潮手中接过“中国南方地掷球训练基地”的金色牌匾,国内最大的地掷球训练基地正式落户。38岁的林仁文促成了地掷球运动产业化道路,成为地掷球运动的民资投入第一人。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新奋斗目标是:“承办国际比赛,培训金牌选手,开办地掷球训练班,推广地掷球项目,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地掷球运动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