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区教育集市教外来孩子读书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1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学校里什么费该收,什么费不该收?外来就业者和贫困家庭的难处,还有老百姓对教育收费知情权的要求,在双休日江干区的教育集市上,一一都有了着落。
外来的孩子有书读
听说江干区教育局给外来就业者子女入学报名开通了“直通车”,7点半,心急的陈有量就领着女儿赶来了。九堡中心小学的珠心算演示把父女俩给迷住了,自己家就住在九堡,不知可不可以让孩子上这个学校啊?可听说外来人员的子女都得去“天成”民工子弟学校读书。
他咨询了报名点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答复,江干区原则上鼓励外来就业者的孩子去天成教育集团就读,一来教育针对性强,二来转学问题上容易变通,可考虑到一些孩子可以在家门口读书,也开了公办学校随班就读的口子,除非学校招生名额满了,教育科再作统一安排。即使遇到外来就业者跨市变动工作,孩子必须转学的情况,也不影响学校招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是教育部门的原则。陈有量开心地告诉记者,教育集市没白来,自己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了,就算就近读书名额满了白报名,教育局也会给统一调配了。
仅星期六一个早上就有近80名外来务工者子女报好了名。记者了解到,对于一些在规定时间未报到或是中途报名的学生,教育科也将统筹安排。
收费让你明明白白
教育集市上的宣传台站满了人,工作人员给老百姓们介绍着区教育局推出的收费“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把住招生关,在招生前,让老百姓对招生政策心里有数,如果个别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办类似实验班、快慢班,可向教育科举报;第二道防线是收费关,出台总务后勤工作规范,分清收费项目如学生学杂费、代管费等不同的票据,利用城域网资源,建立教育局网上财务中心,对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及时、全面监控;第三道是督查关,区教育局与学校负责人签订责任书,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完善信访制度,将收费行为纳入学校先进评比的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一位给孙子来报名的詹老伯说,教育管理者当着大家的面把收费问题讲明白了,交钱不管多少心里都踏实多了。
教育集市上还颁发了教育阳光工程“滨江房产助学金”,每一个来自特困家庭品学兼优的孩子都得到了1000元助学金。江干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在教育集市上发放助学金,就是为了扩大宣传,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家穷志不穷”。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通讯员吴平 记者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