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吴年法的心情却晴天般明朗。这位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埠头堂村的果农种枇杷已有几十年,现在承包了40多棵枇杷树。他爬上小木梯,给一株株结满果实的枇杷疏果。
桐屿是全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但在1996年,许多果农却血本无归。据吴年法回忆,那年枇杷长势虽然好,但成熟的枇杷却一个个小得像桂圆,一公斤只能卖四五角。一些罐头企业派人来村里收购,看到这么小的枇杷也是直摇头。一些人看着枇杷烂在枝头也懒得采摘了;更有人拿起了斧子,含泪砍掉了10多年树龄的枇杷树……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枇杷丰收但品质为什么这么差?桐屿街道的干部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由主要领导带队,分别到民主、埠头堂、小稠、盐岙、高丰等5个主要的枇杷种植村蹲点调研。干部们自带干粮和衣被,住进了农户家。在15天时间里,街道干部走家串户了解情况、提出对策、宣传政策、传授技术……果农重新树立了种枇杷致富的信心,桐屿枇杷种植业免去了一场可能出现的“灭顶之灾”。
桐屿农办主任苏坚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当时枇杷品质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疏花疏果,成熟的果实由于缺少足够的营养而长不大。”在吴年法家中,我们发现了他至今收藏着的一张纸片,上面记录着街道干部当年下村蹲点调研时向他传授的疏花疏果知识:“疏花时要摘掉先开的花,留下迟开花,提高结果率;疏果时,强枝强穗内多留果,疏小留大,疏劣留优,每个果穗留2至3个果,叶果比为6比1左右……”
桐屿街道共有7200亩枇杷基地,年产量达5000多吨。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在管理、改造、销售上均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销售难尤为突出。为提升当地的枇杷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街道干部从1996年起坚持8年下村蹲点调研。在街道干部的鼓励、引导下,种植和贩销大户联合成立了台州市路桥枇杷产业合作社,将桐屿枇杷引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轨道,申请了“桐屿”、“洛阳青”两个枇杷品牌商标,统一包装,聘请技术顾问,建立田间管理档案,并鼓励合作社社员跨地区承包种植枇杷,使桐屿枇杷走上了品牌经营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4月13日上午,该合作社召开第四次社员代表大会。合作社主任冯普德自豪地发言:“我们的合作社现更名为台州市路桥大红袍果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建有基地5000亩,其中2500亩为优质果基地。去年一年,社员枇杷收入从往年的每亩3000元上升到5000元,社员直接增加收入共1000万元。”
吴年法也是合作社社员,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在合作社技术顾问的指导下,我从去年开始尝试在枇杷地建起大棚,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大棚内的温度控制枇杷的成熟时间,一公斤枇杷可以卖到20多元呢!”
站在一旁的冯普德插话道:“老吴啊,你种的大棚枇杷在销售上打了个时间差,所以卖得贵些,但更要在品质上下功夫。你瞧,我们合作社的精品小包装枇杷卖到上海、杭州的超市,一箱16只枇杷就是80元,一只就卖5元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