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大山里的女村支书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冒着蒙蒙细雨,我们在大山深处的茶场找到了正在和茶叶种植大户戴满兴商量春茶采摘事宜的柘坑戴村党支部书记竺兆英。

    老戴是个直性子,不等我们开口就打开了话匣子:“今年的茶叶又能卖个好价钱。这多亏了村党支部和竺书记的帮助啊!”老戴一家6口人,原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开始承包茶叶基地时,因茶叶打不开销路,急得老戴团团转。竺兆英得知情况后,一趟趟跑县里请来专家改进加工工艺,又四处托人帮助联系注册商标和寻找市场销路。一年后,老戴注册的“梁皇山”精品茶就打开了市场,他也成了全镇最大的茶叶种植专业户。今年老戴承包了村里400亩茶叶基地,自己又种了200亩,收入几十万元已不成问题。听老戴讲,近几年村里经党支部和竺兆英帮助脱贫致富的种植、养殖、加工户,就有几十家。

    1996年村党支部换届,28岁的竺兆英挑起了村支书的重担。说这是副重担子,是因为当时的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负债累累。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部会议上竺兆英提出了“靠山吃山、做‘山’字文章”的建议。说干就干,竺兆英带领支部一班人和村民一干就是一个秋冬。很快,200亩石榴基地、800亩茶叶基地、250亩花木基地、200亩笋竹两用山相继开发披上绿装。接着,竺兆英又根据山区竹资源丰富的特点,集资30万元从安吉引进3条竹地板、竹凉席生产线,办起一家颇具规模的竹制品加工厂。与此同时,村里的传统农产品茶叶、羊尾笋、红酱芋艿也一样样被加工包装走出大山。短短几年,村集体经济就实实在在迈出了一大步,家家户户尝到了腰包鼓涨的欣喜感觉。

    看着村里的变化,竺兆英没有满足。她和支部一班人把眼光放在了改变落后村容村貌、加速奔小康的目标上。经过统一规划、设计,柘坑戴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旧村改造工程开始了。然而,由于一些村民对老房子有着深深的眷恋,拆迁工作一度受阻。那些日子竺兆英连续3天一户户上门做工作,描述规划后山村的新面貌,终于统一了全村人的认识,保证了工程顺利进展。现在,全村自来水、电网改造、道路硬化、有线电视和地下排污、公厕、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工程全部完成,第一期78户村民已住进了统一规划建造的二层独院小楼。去年9月23日,省委书记习近平来柘坑戴村调研、考察,一再对村党支部的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创建情况表示赞赏。


来源: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