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生到高级技师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只有初中文凭,却成了省级高级技师;身在淳安山村,却闻名全省同行。25岁的吕红兰,生于农家,工作在山城淳安威坪镇的杭州商辂丝绸有限公司。8年磨砺,这位年轻的挡车工,勤学苦练,凭着一股“干一行,爱一行”的韧劲,成长为省级高级技师、杭州市劳动模范。 说到吕红兰,最让人叹服的是她的技术。在车间里,我们见识了她的绝活:只见一根根细若银毫的蚕丝被挑出,捻缫,打结,捻添,最后飞快地被穿进比针眼还要小的瓷眼里,旁人看得眼花缭乱,她却顺手拈来。公司办公室主任自豪地介绍,吕红兰是厂里的一面“旗”——每两分钟,别人捻缫25个,她做50个;别人捻添25个,她做40个;别人打结40个,她做60个,别人穿瓷眼12个,她穿18个。凭着过硬的操作,她比别人多管1台机器,每年比别人多生产160多公斤的蚕丝。 1996年,初中毕业的小吕刚进公司,就显示出好强上进的个性。当时公司里要从40个新工中选拔20人,到海宁进行自动缫丝的培训。她下决心要参加,下班后还带了毛丝回家,专攻自己的“弱项”。师傅王晓兰说,为了攻克打结慢的薄弱环节,小吕把舌头都练破了。2001年,吕红兰一路闯关,获得全省缫丝行业全能比武第一名,还被评为省级缫丝行业高级技师。2002年,她被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自己好,还要带动大家一起好。2000年开始,因为技术过硬,吕红兰承担了培训新工的工作。从徒弟成为师傅,吕红兰从来没有因为怕别人超过自己而留一手,反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长期琢磨出来的小窍门传给学员。3年多来,经吕红兰一手调教出来的徒弟已有200多名,其中有不少是安徽、江西等地棉纺厂的工人。去年进公司的新工徐淑华是吕红兰的徒弟,经过悉心调教,小徐当年底就在全公司的技术比武中拿了全能第一。徐淑华说:“师傅传授技术不保守,从来不怕别人超过她。”2003年,吕红兰被杭州市聘为“名师带高徒”的十大名师之一。 商辂公司的老总对吕红兰有一个评价:肯学能创新,做事有一种韧劲,干什么都能成。去年底,公司把吕红兰调到了新成立的亚麻厂,任后纺车间主任。从操作岗位走上管理岗位,吕红兰照样干得有声有色。她说:“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吴雅茗 施扬 通讯员 叶良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