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温州服装:创牌 ,还是贴牌?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是埋头力创品牌,还是贴牌加工?是以国内市场拼杀为主,还是走向国际市场?温州服装业又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昨天下午,在温州市政府主办的品牌服装高层论坛上,500多名赴会代表领略了不同观点的激情碰撞。

    观点一:两类企业较有竞争力

    “有品牌者得市场,有市场者得天下。”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表示,明年全面取消纺织品配额制度后,世界服装市场将趋于一体化,也会给中国服装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国内服装业将面临品牌、品质、创新和快速反应机制的挑战。他认为,目前我国服装已进入品牌经营时代。在市场上,有两种服装比较有竞争力,一类是国内原创的,并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另一类是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海外品牌。贴牌加工的优势还未完全凸现出来。

    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却另有看法。他认为,创牌还是贴牌,要依据企业的能力来确定。全国有5万多家服装生产企业,创牌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都创牌也不现实。这就需要合理的分工,一部分企业去创品牌,大量的中小企业还是得作贴牌生产。

    观点二:发展策略关键在执行

    温州服装业十字路口如何选择?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表示,不管企业选择何种方式,或者定了哪种发展策略,关键在于要一一执行和落实下来。对温州做品牌的企业来说,不能忽略对终端即专卖店的建设。国内服饰品牌跟国际品牌的最大差异,其实是在终端差异上。原先,报喜鸟提出代理商“零风险经营”,但经过实践证明,让没有承担风险的代理商经营产品,其终端是没有多大竞争力的。从去年开始,报喜鸟开始逐渐向“买断制”转变,增加代理商的动力和压力。

    观点三:温州服装发展空间很大

    服装业产值做到多大才算大?做大与做精之间怎么抉择?郑永刚认为,国内服装业有些企业表面上做得很大,可十年八年下来,全部的利润就是一堆库存。如果不能控制好库存问题,就不要做大,应该选择做小、做精,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在做大的问题上,可考虑跨行业发展或与国际品牌联合。比如,夏梦与杰尼亚合作就是个很好例子。

    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认为,企业做大并不难,以连锁专卖为例,加大市场覆盖率就可以了。但做精、做专、做深却很难。从目前来说,服装企业未必跨行业才能做大企业。世界一服装生产巨头光做主业,年销售额都达到500多亿美元。以此来看,温州服装企业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来源: 温州日报  作者: 记者 金咸 实习生 陈韶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