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永康成功探索出社会救助精神病人新路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永康市通过政府协调、社会救助、多方关心等手段,使困惑多年的重症精神病人康复难题得以破解,走出了一条社会救助精神病人新路。至今该市已有3名长期被锁在铁笼中的重症精神病患者成功康复,重新走上田头,帮家人干起了农活。第4位重症患者也正在康复之中。

    日前,笔者来到永康市城郊邵塘村的重症精神病患者邵高明家时,正碰见他拿着锄头要出去干活。70多岁的老父亲得知我们的采访来意后,泪流满脸:“奇迹出现了!我家高明能重新做人,多亏了政府救助,医生的照顾。”

    邵老伯说,今年已38岁的邵高明本来也是个健康青年,可不知何因, 20岁起就患上精神分裂症。家里医治过几次无效后,为防止他伤人伤已,便在八年前将30岁的邵高明隔离起来。由于每天只能蹲坐在1.8立方米大小的铁笼子里,邵高明的腿部肌肉已经萎缩,整个人骨瘦如柴,家境贫寒的邵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一日日的瘦下去。

    2002年12月,这件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人们在思索,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人向往美好生活的的今天,怎能让邵高明继续过着笼中度日的不正常生活。永康市有关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指示该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迅速进行治疗。

    当年12月29日,医护人员把邵高明接回医院。刚入院的邵高明不会说话,人极度瘦弱,小腿周径不到15厘米,双膝关节最大伸直度仅75度,根本不能伸直,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样的病人,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纷纷伸出热情之手,护工高金发专门负责邵高明的生活起居,给他送水送药喂饭,为他洗头洗脸擦身,端屎端尿整理床铺;主治医生胡根友除为其精心诊治外,还常陪他说话,鼓励他树立信心,帮他按摩、推拿,扶持他走路。

    邵高明与姚金山入院治疗后,一贫如洗的邵家、姚家无能力支付医药费。永康市政府专门就两位特困精神病患者医药费问题召开了部门协调会议。会上,民政、残联、当地镇(园区)政府以及卫生局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落实了共8万元的医药费,解除了病人家属和医院的后顾之忧。

    通过一年多的精心治疗,今年1月4日邵高明康复回家。此时,他不仅会走路,思路清晰,而且生活已经能够自理,还可以帮助家人干活。笼中度日十多年的姚金山在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下,也已康复出院。姚金山的嫂子惊喜地发现,疯了10多年的小叔子已能主动扫地,洗衣烧饭。

    与此同时,在市民政局、石柱镇政府及私营企业步阳集团的援助下,石柱镇荆州村27岁的精神病患者李文德也被送到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两年里,由“政府协调、社会救助、多方关心”救助3名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消息,传遍永康街头巷尾。得此喜讯,第四位重症精神病患者也被送往医院治疗。今年3月,石柱镇荆州村自筹部分资金,要求将该村39岁的精神病患者贾志远送往医院救治,期望他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3月30日,市民政局、残联和当地镇政府共筹资金2万元,将贾志远送往医院救治。经主治医师介绍,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贾志元精神病症已有所缓解。日前的一个中午,笔者在医院里见到了正在晒太阳的贾志远,他现在穿得干干净净,很有礼貌地对我们说:“午饭已经吃过了,谢谢你们来看我!”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徐贤飞 徐晓恩 徐新革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