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记者调查:目击骗人过程 揭开神秘“医托”黑幕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
   
  如果你去看病时,有“同病相怜”者对你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向你推荐“专家门诊”,而且承诺不会收你任何推荐费,你会动心吗?如果你动了心,你就可能踏入别人设计好的陷阱里。这些所谓的“同病相怜”者就是人们常说的“医托”。在这些“医托”的身后,是一些不法医疗机构,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往往置病人的健康于不顾。病人损失的可能并不仅仅是钱财,更有可能是治疗疾病的宝贵时机。
   
  如何斩断“医托”以及不法医疗机构的黑手,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令人深思,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近期,屡屡接到读者投诉,反映在宁波市的各大医院看病时,被一些“热心人”招揽到一些不起眼的小医院看病。结果常常是病没看好,钱却被骗去不少。昨前两天,记者在本市各大医院蹲守,对在那里游荡的“医托”进行了跟踪暗访,目击了他们骗人的全过程。
    
  病人投诉
    
  两次花去800元病情丝毫未好转
    
  
“看两次病就花掉我800元药费,喝了一个月的通管汤一点效果也没有。这‘医托’实在太可恨了!”昨天,一名30岁的妇女来到市妇儿医院门诊办公室,向医生哭诉了她的被骗经历。
    
  这位李姓妇女家住江北洪塘一带。结婚4年一直没有怀孕。李女士于上月到市第一医院看专家门诊,医院的诊断是输卵管阻塞。为进一步确诊,几天后,李女士又来到市妇儿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与一院一致。
    
  “就在我拿着化验单要上楼再去找医生的当口,边上凑上来一个妇女。”李女士说。这个“热心人”边走边与李女士攀谈。
    
  “大姐,你这病这里看不好的……实不相瞒,我的一个亲戚是在……看好的。那里随到随看,药价还便宜呢!”
    
  接着,那位“热心人”就撕下一张纸,在上面写上“坐5路车,至柳西新村下车往前走20米,至某某门诊部一楼中医科找某专家”。“当时,我想万一有个民间偏方能治也好啊!”
    
  一个月两次就诊,就花去了李女士近800元钱。李女士有点心虚了,于是昨天又来到市妇儿医院复查。诊断结果表明,病情没有丝毫改善。妇科专家建议她通过腹腔镜来疏通被堵上的输卵管。而且专家坦陈,目前,只有这个办法能改善李女士的病情。
    
  “切勿病急乱投医,再也不要上这些‘医托’的当了,我就是一个生动的范例。”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想通过本报提醒大家。
    
  记者追踪
    “医托”准时上班还常“换岗”
    
  
说起“医托”,每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和保卫科同志都能讲上一大堆,痛恨之情溢于言表。几次采访下来,记者给“医托”画出了一张“素描”。
    
  一般情况下,“医托”常常混迹于宁波市的一院、二院、李惠利医院、三院和妇儿医院、鄞州人民医院等地。因为这些医院人气旺,游说成功的可能性多一些。
    
  据记者了解,这些医院的日门诊量都在2000号以上。妇儿医院昨天的日门诊量达到2900号。
    
  医院一般7时左右开始挂号。这时,“医托”也背着个包,踩着点儿按时到医院来上班。通常,他(她)们会先排队挂号,买上一本病历,假装是来看病的,随后,就四处搭讪,寻找目标。来自农村的、操外地口音的人群往往成为首选。套取病情后,“医托”就见机行事,陈说在大医院看病的种种不是,诸如人多、药价高,有水平的医生今天没上班云云;或者会说自己或亲戚得同样的病在哪里哪里看好的;再者,天花乱坠地吹嘘一番那家要去的医院如何好、医生技术有多高明……
    
  看到病人有些心动,“医托”就会拿出纸和笔,写好医院名称、地址及前去的路线。有的还会亲自陪同病人前去就医。
    
  一位医院保卫科同志告诉记者,一般四五个女“医托”在游说病人时,都会有一个男子在旁边保护。“医托”也时常二三个月要“换岗”。原因是仅靠几张老面孔在同一家医院晃,难揽到生意。
    
  “医托”猖獗到何种程度?妇儿医院内科陈主任在电梯里亲眼目睹过。这名“医托”肆无忌惮地拉陈主任的一个老病号,吹嘘自己认识的医生如何神,一帖药不仅可治好胃痛,还能将胆结石取掉。那个“医托”还睁眼说瞎话,楼上内科主任没上班,去了也白搭。
    
  职业“医托”自白
    “我是新手月薪不过三四百”
    
  
“今早已有5个‘医托’被赶走了。”昨天上午9时许,妇儿医院监控室的项师傅告诉记者。上午10时,又一名“医托”被保安逮个正着。
    
  这名湖南籍“医托”叫李某,今年35岁。她说自己到宁波才一周,是同乡介绍她入这一行的。和住在新河头附近出租房内的4个同乡同属一伙,一般2人搭档演“双簧”,平时一人游说、一人写医院地址。
    
  当初老乡告诉她,这只是给那家医院打广告,每次拉成功一个病人有5元收入。同时,同乡还教她怎样游说病人,将医院地址背熟。至于那家医院究竟在哪里,医疗质量怎样,李某一问三不知。每次结算,也是由同乡出面,向那家医院的老板结算。
    
  “医托”已经职业化了,有严密的组织,一级管一级。据李某说,她同乡手下就有十来号人,都是单线联系。干得好的每月有三四百元的收入。这几个月生意难做了,以前最好时每月可有七八百元的进账。
    
  这位长得十分清秀的湖南妹子只读过三年书,签名也是歪歪扭扭的。她对于自己在干什么,为挣5元钱可能会坑苦了病人等情况十分茫然。
    
  另外一名以“王大力”现身的“医托”其实也姓李,也是一名湖南人。他是在街头擦皮鞋时被人拉去做“医托”的。拉成功一个病人给2元钱。昨天在市妇儿医院,保安在他的身上发现有李惠利医院、二院、三院等医院的病历卡。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医托”落网时,回答如出一辙:刚来宁波不久,没拉成几笔生意。
    
  主管部门苦叹
    “医托”黑手难斩断
    
  
除了病急乱投医这个因素之外,法律监管的空缺也是“医托”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海曙区卫生局医政科的俞棣安说,查遍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都难找出一条处理“医托”的规定。目前,各大医院只能多提醒病人,小心“医托”;专门配备保安人员发现“医托”行骗上前阻止,或者将其赶跑。但是这样做也是防不胜防,一则医院人手有限;二则医院没有取证权,一旦“医托”抵赖,也无法定性。
    
  作为卫生执法部门———卫生监督所对此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只能对有无营业执照、行医资格进行检查。
    
  市卫生局医政处的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医疗系统还没实行属地管理。同在宁波市里的医院有多家主管单位。要是遇上不在市卫生局管辖范围内,卫生局真的奈何不了。而通过“医托”揽客的,往往就是那些非当地政府监管的医疗机构。
    
  能否从不当得利这一角度去禁止“医托”呢?但记者向工商、公安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咨询的结果,也令人失望。因为只有“医托”行骗获利超过3000元后,才构成“数额较大”给予处罚。如果在3000元以下,只能按《治安处罚条例》作一般的治安处罚。公安部门只能批评教育后,将“医托”放行。|

  zjnews.gif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