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剪影
巫雪峰,2003年夏毕业于浙江衢州学院,在松潘县福田中学服务两年。现担任志愿者助学会秘书长,曾组织实施“瑶池学子浙江交流计划”,带3名藏族学生利用寒假期间前往母校衢州石梁中学交流学习两个多月,有1名学生继续留在石梁中学读书,由石梁中学予以全部资助。
志愿心语
“放羊做什么?长大了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娶媳妇生孩子。生孩子做什么?长大了放羊。”人们在这里过着千年不变的轮回生活。我要让孩子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一下子轻了七八斤 走到福田中学门口的时候,碰到一位女教师,问她有否看到巫雪峰,女老师说,学生太不听话,巫老师很生气,情绪不好!
等我们转了一圈回到沈杨根住的小屋时,发现有个人在床上蒙头睡觉。我猜想他就是巫雪峰。因为沈杨根已跟我介绍过,说雪峰因为住的地方很潮湿,与他拼床睡。
我们在小屋里坐下不久,雪峰就起来了,瘦小得让人担忧。我问他是否适应西部,雪峰说,现在已经适应了。去年刚到的时候,他人一下子轻了七八斤,瘦得吓人。去年10月1日的时候他又病倒了,在一个朋友家养了七天。而冬天很冷,一位当地的朋友说,这个冬天过得去你就死不了了。说到这,他笑着说,现在我没问题!
雪峰说,他去过许多村民家,那里的妇女真辛苦,他拿起她们的手看过,非常粗糙,她们可以用手去捡炭火而不怕烫着。“所以我和女志愿者说,你们真的很幸福了。”我感到雪峰有一颗特别体贴的心。
把学生带回自己母校读书 这里是个民族地区,志愿者是来支援建设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能够做的真的不多,所以说,当地的发展还是要靠当地人,雪峰想把东部的一些情况告诉他们,让学生基于他的解释而对外面的世界有一个全新、具体、深刻的认识。所以假如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东部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
缘于助学会的成立,和母校衢州石梁中学的支持,雪峰真的心想事成,实施了“瑶池学子浙江交流计划”。去年底,他利用寒假时间带了三名当地学生到石梁中学,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学习交流(松潘冬天极为寒冷,所以寒假长、暑假短)。雪峰一人千里迢迢要带三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学生到浙江,其中的辛苦可以想像。
但做成了这件事,雪峰显然很高兴。他说,现在还有一位叫郎加足的学生在石梁中学学习。他说这位学生真的不一般。因为在当地,你不上学很正常,但郎加足却辍学几次又复学,有一年家里因为多挖了一些药材,经济好一点,他就又回到学校读书,他是想上学的一个人。雪峰说我感到他真的与众不同,问他为什么失学后还要回学校读书,郎加足说:我看不起那些人,长大了还和父母一样。
“我希望能让他们走出大山,出去看看,令我欣慰的是,他们回来后在学习态度上有明显的变化。”雪峰说。
哈达的故事
在巫雪峰床头,记者发现挂着一块有点发黑了的哈达。雪峰说,这块哈达就是郎加足的父母送给他的。
那天雪峰到郎加足家的时候,他的妈妈还在外面放牦牛,放牦牛很辛苦,晚上要住在外面。他们家里很穷,郎加足爸爸在家找了半天也找不出一条可以敬献给雪峰的哈达,最后还是在郎加足嫁在同村的姐姐家里找到了这么一条已有些发黑的哈达。雪峰说,“对我来说,这真的非常珍贵,因为我体会到了藏民那份感激之心。”
三毛、巴乔与昆德拉
雪峰告诉我,到西部的时候,除了随身带的衣物外,他一共带了三本书:一本是《三毛全集》,ECHO的那种流浪的性格是他最为欣赏的,还有生活的精琢,更是让他把阿坝当作自己梦中的“撒哈拉”,当有一时刻坐在草原上读着它时,将会体味幸福的脆弱。他也在课堂上跟学生们说三毛的故事,讲撒哈拉,希望学生们有到外面看一看的冲动。
大学期间,雪峰最热衷踢足球,最喜欢巴乔,他那地中海蓝色的眼睛,赋予雪峰太多的想像与浪漫,而且他还是个对佛学很膜拜的人,对家庭也是如此热爱,同时又把足球融入了他的生命,所以雪峰就带上了他的自传《天上的门》。
另外一本就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是雪峰最容易接受的哲学家,昆德拉告诉他轻与重的对立,这很生活。于是它便成了雪峰的枕边书,因为两年志愿生活的体会都根植于此了……
心态很重要
说起在西部工作的感受,雪峰强调“心态很重要”。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融入环境的快慢。
“说实话,我在心态上有过矛盾,我教的学生有次期中考试政治平均分在4.19分,全班有9人是零分,于是我就很苦恼。我总觉得他们应该能好一些。可西部之所以叫西部,就是因为它的大环境与东部不同,我不可能用在家乡的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或者解决这里的问题。因为有藏族学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听不懂我的普通话,更有甚者,有个学生写不来‘中国’两个字!”
雪峰喜欢拍照,他给我看他拍摄的有关西部的照片。告诉我春节回家的时候,老妈知道他一个月600元肯定不够用,给了他2000元钱。“这笔钱都花在拍照和学生身上了。”
近一年的西部生活,丰厚而令人感动,我看着雪峰拍摄的照片时,想:这算不算一种物化的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