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他为起重机增加“新高度”
www.zjol.com.cn  2004年05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32年,无数次起钩、吊装、安放……一位“老三届”的初中生,一个工厂里最小的“官”,在4月29日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国工人的最高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位起重工,就是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机修车间起重组组长厉德宝。他练就一套起重绝活,为公司增产节支,被大家称作为起重机增加“新高度”的“巨化一宝”。

    新高度:从好学而来

    厉德宝的绝活来自哪里?这位发染秋霜的老工人说:“我好学。”起重工有什么好学的?厉德宝回答,学问大着呢,不懂数学、力学、计算机,这活还真干不好。

    厉德宝初中毕业,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却没学过几天初中课程。因此,厉德宝到了41岁才学会用圆规、量角器。在后来的高级工培训中,为了学机械制图、计算机等课程,他千方百计利用业余时间向老师请教,还请来大学教授,给13位组员上课。他说:“不学不行,技术不跨上一个台阶,就适应不了新形势。”

    厉德宝有个习惯:爱赶“场”。哪个厂里到了新设备,他要去参观;哪里发生了吊车事故,他要赶到现场琢磨原因。厉德宝说:“看得多,才能开拓视野,操作时胸有成竹。”

    好学成就硬功夫。凡是浙西一带有重大吊装难题,同行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一次,兄弟单位要安装一台跨度行车,由于是在密闭厂房内施工,起重高度超标,行车不能安装到预定轨道上。束手无策之时,厉德宝来了,巧妙地增加了有效起重高度,行车平稳、安全地就位于预定轨道。

    新高度:从责任而来

    组长是厂里最小的“官”,可厉德宝却干出了大名堂。他从1982年开始当了20年组长,厂里无人不服。靠什么?厉德宝说:“我想自己是组长,啥事都要起带头作用。”

    一次个人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印证了厉德宝的话。当时,为节约3天的停车检修时间,厉德宝放弃双休日,顾不上照看生病住院的老母亲,仔细测量,制订方案。厉德宝大胆运用简易双桅杆代替50吨起重机,仅用8小时就把一台重32吨、高13米的设备吊装完毕,节约吊机租赁费1万多元,企业因此多创利润46万元。

    去年10月,电化厂发生一起设备事故,200只电解槽的拆除、吊装、冲洗、烘烤,烘箱及烘箱平台的安装等所有配合工作都落在了起重组。厉德宝二话不说,带领组员奋战抢修,自己连续8天没有回家,累了就在机器边打个盹。厉德宝回忆:“前两天连牙都没刷,还是后来老婆送来了牙刷牙膏。”因为抢修及时,确保了按时开车。

    这样的事,太多太多。厉德宝也没少受爱人的埋怨,但他总说:“谁叫你嫁了个组长呢?组长不带头谁带头!”

    52岁的厉德宝“宝刀不老”。去年,厉德宝一举夺得了省职工技术创新标兵;在公司,他连续7年被评为公司级劳模,他所带的班组连续6年被公司评为模范集体。现在,厉德宝的心愿是:“希望起重组的组员都能超过我!”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吴雅茗 本报通讯员 王孝弟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