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追踪大学生打工
www.zjol.com.cn
2004年05月0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到超市“偷拳头” ●NO.1地点:杭州文三路打工者浙江大学大三学生:李小彬、范家瑜、马明艳、裘海波 五一刚放假,浙大学生李小彬便匆匆赶往杭州文三路上的一家超市,她想趁假日人多时,好好锻炼一番。记者尾随走进这家日用品超市,只见李小彬、范家瑜、马明艳、裘海波四名大学生和员工一样,身着蓝马甲制服,挂着胸牌,热情洋溢地向顾客介绍商品。还不时软磨硬缠地向一些部门经理“探密”,希望熟悉超市的一切环节,如投资、决策、营销、管理…… 马明艳对记者悄悄地说,他们来超市打工一周,不取分文报酬,但私下里却在拼命地“偷拳头”,准备将来自己开一家学生超市。他们感到平时课堂上学的东西在超市里都可以用,比如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学、物流等等,总之学校开的课,门门都有用。 忙得不亦乐乎的李小彬说,她到超市打工,是想磨砺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实干能力,现在很多人拥有高学历却不会做事,在社会上找不到饭碗,所以自己要补上这一课。她说,在超市打工的整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货物上架、统一贴价格标签、条码,到促销、售后服务……大家都在用心学,跟着做。 裘海波则笑称自己“世俗了许多”,进货时学会了讨价还价,使尽浑身解数希望为超市多省一分钱。这几个大学生还想着要帮助这家超市走进网络,全面E化。他们准备返回学校时设计一些网络流程,拍摄货物图片,实行网上购物、“一卡通”结算等等,让顾客充分享受到电子商务的便捷。大声吆喝去卖报 ●NO.2地点:杭州火车东站 打工者浙江工业大学大二学生:刘岷头戴鸭舌帽,身穿灰格子衬衫的刘岷除了大声吆喝卖报外,还搭七搭八地很乐意与行人交谈。因为话多、笑容多、粘性强,他手头的报纸卖得特别火。他有点傻样地笑着说:“干嘛选择五一出游呢?去踩别人的脚后跟、看别人的脑后勺啊!其实最明智的做法是打工,既可得到锻炼,又能增收。”刘岷承认自己干卖报一行出于无奈,他说4月中旬学校附近就贴出了名目繁多的招聘广告。招聘的大多是女生,工作时间就是冲着(5·1~5·7)假期时间。像西门子公司业务员、家私城礼仪小姐、车模小姐、大商场促销等活儿早就被人揽下了,连他拿手的网管工作也找不到,于是只好在火车站奔波,卖起报来。 他说,卖报是一份三教九流都能干的活,但它不同于无业游民,虽然流动性大,但至少也是属于自力更生的一个群体。而且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接触的也都是三教九流之辈,更能让人切身感受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百态。一周来,刘岷坚持早出晚归,同一叠叠的油墨报纸和分分角角打着交道。他感慨地说,在马路上练了几天嘴皮子,终于闯过了笨口拙舌这一关,现在他能随机应变了。他给自己打满分。又当模特又教琴 ●NO.3地点:商场、小学生家庭 打工者浙江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陈小彤 陈小彤是同学中的“小富姐”,她身材高挑,五官清秀,经常有公司找她当业余模特、礼仪和接待。她还拥有钢琴8级证书,光是这两项独特资本就为她赢得了很多赚外快的机会。小彤目前做着两份固定的钢琴家教,每月收入1000元。此外,五一长假是她“创收”的黄金时间,白天能跑5个小学生家庭教钢琴,晚上到商场当模特,日收入近千元! 小彤的日子过得挺滋润,生活条件优越,使她的消费档次决不亚于职业白领。如果不是在校园中,你很难分辨出她是一个学生还是职业白领人士。小彤说,从大二开始,她就很少向家里要零花钱了。她赚的钱大多用于买衣服、买化妆品、同朋友吃饭和看戏,连学费也是用自己挣的钱交的。她笑称自己是“月光公主”———赚多少花多少,她认为无可厚非,自己赚的钱爱怎么花是自己的自由,不给父母添麻烦就行。为路人画像 ●NO.4地点:河坊街一带 打工者中国美术学院大二学生:刘明晴 一个木架子、一大堆颜料,一张折叠小椅子,摆开了刘明晴的生意场。她用“中国美术学院大二学生”的资本,在步行街上摆小摊为来往路人画肖像。刘明晴说,给马路模特儿画肖像是她的爱好,摆摊并不纯粹为了挣钱。五一期间,虽说一天能挣两三百元,她决定用来买画具、美术杂志和CD。 小刘说,中国美院已有“时尚千元族”,他们基本上脱离了搞促销、当家教一行,而纷纷进入了“食脑”业,如IT业、广告业、时尚业等,靠头脑、靠灵感、靠时尚的触觉赚钱。为此,她也准备与时尚触电,摆摆POSE,当个业余模特。因为从事兼职工作的能力和种类不同,大学生打工的收入差别也很大,最高的月薪上万元,一般的也有几百元。 学生打工陷阱知多少 大学生打工除了锻炼,主要是为了赚取薪酬,补贴学习和生活费用。同时,也能增加毕业时求职简历的“厚度”和含金量。据了解,由于一些高校假期勤工助学的组织管理不到位,使得大学生打工市场存在一系列问题。 陷阱一:中介诈骗。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了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到他们所谓“配好对”后,学校早就开学,大学生不能去打工了,中介费算是白交。如,大三学生姜某通过广告找到一家“助学中心”,要求找一份饮料促销工作,并交了80元中介费。然而久等之后,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据她说,她被该中心介绍到一家大商场搞食品促销,而该商场明确表示他们没有委托过任何一家职介所招人。姜某为此非常气愤,要求退钱,对方却说:“一个月内没有介绍成功才可以退。” 陷阱二:乱收押金。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大学生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这类骗局一般存在于从事文秘、翻译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即可上班。但往往是学生交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托说目前职位暂满,让学生等消息,接下来便杳无音信。一位受骗的大学生说,他去应聘,对方单位告知:“可以录用,但要交押金,才能进入本单位的人才库。”当他交了500元后,隔两日兴致勃勃地到单位报到时,却发现该单位已被封了,原来那是一家非法的中介机构。 陷阱三:直销、传销。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不少学生在高回扣的诱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上当之后往往是骑虎难下,最终只得白搭上一笔钱。 陷阱四:克扣工资。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本来讲好是按月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找个借口将学生打发掉,或者找种种理由克扣工资。陈某、刘某经人介绍到一家公司做市场调查,公司答应做一份问卷给3.5元钱,但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并按10%的比例随机进行抽查,如果查出有不实问卷,每份扣70元。这两名学生马上联系好一批调查员,紧张忙碌半个月,完成问卷1万多份。一算,可挣到3万多元。正当他俩以为大功告成时,公司突然要求他们提前交回问卷。后来,等他们去该公司领取报酬时,却被告知有400多份是不实问卷,按照每份扣70元的处罚标准,他们辛苦多日,反而要赔给这家公司近千元。由于双方事先没有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各说各有理,最后公司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们200元。 陷阱五:网上欺骗。有的个人或者小公司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稿件、创意等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知不能采用,其实对方已经剽窃了学生的信息和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陷阱六:单独约见女生。这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时,有的女生在对方约见时,不加考虑就草率去见面,有时会遇到危险。据调查,现代女生的防范意识普遍较差,这种自发的假期打工市场,没有任何机构、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女生们常常依据面相来判断雇主的“好、坏”,甚至独自去陌生人家敲门,这种自我保护意识着实令人担忧。 编后
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单纯,对于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而言,打工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轻而易举。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挣钱不成,反受骗。大学生打工要三思而后行,首先打工不能放弃学业;其次打工要为“能”而动,不只为“利”而动。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