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上写下政协章程
www.zjol.com.cn
2004年05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页普通的扇面上浓缩了几万字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全文———这是丽水市缙云县农民丁德焕耗时60多天的新创作。“目前,此幅作品业已完成,现在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微书扇面,希望完成后能捐献给国务院和全国政协。”丁德焕说。 作为丽水市政协委员的他,认为这是自己对政协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 1952年丁德焕出生于缙云的书香门第,1978年开始以书法为生,主攻毛笔书法。1997年丁德焕开始转攻硬笔书法,研究用钢笔书写微书。 丁德焕的绝活是在一张名片大小的普通宣纸上,用特制的钢笔书写上千字。这是别人难以模仿的工作,在方寸之间要精确地计算字数、谋篇布局,不可多一字,或少一字。他的字肉眼看来只是个点,用放大镜看时才发现别有洞天,宣纸上竟是书写工整、笔力遒劲的书法。 “天下之字,最为难书者白纸黑字之微楷,成千上万的字,在规定的尺寸内,不可多少一字,添减一笔,务必工整,如稍有丝毫之误,则前功尽弃。”丁德焕说。他是用身体的损耗为代价在创作的,往往废寝忘食,作品完成时也是他身体虚亏之时。 近十年来丁德焕已创作微书作品上百万字,其中数十万字的精品已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革命博物馆、浙江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香港蓬瀛仙馆等几十家单位收藏。 2002年“十六大”期间,丁德焕非常认真地收看了“十六大”开幕式电视直播,后来又从《钱江晚报》上找来了“十六大”报告的全文,认真地学习领会后,决定将这个报告写成微书作品。他的创作动力很朴素:“我是一个农民,是改革开放给了我新的生活和生命。‘十六大’报告将指引中国在新世纪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我决定用微书的形式将报告全文保存起来。作为丁家的传家宝收藏,一代一代传下去。” 从2002年11月20日开始,丁德焕每天花7个多小时精心创作,终于在12月10日完成了该作品。一张110厘米长、12.5厘米宽的普通宣纸上竟然浓缩了2.7万字的“十六大”报告全文。作品完成的下午,丁德焕在阳光下向当地乡民展示了他的呕心之作。据计算,每平方厘米纸上至少有20个字。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王佳佳 本报记者 薛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