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榜,风头压过财富榜
5月10日,由欧洲货币(中国)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共同制作的《2004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正式公布。
5月12日,《福布斯》中文版也将正式公布“2004中国慈善榜”。与前面“慈善榜”不同的是,《福布斯》的统计对象沿用其在美国的做法,按企业而非个人进行计算排列。而且,其统计标准只是把现金捐赠作为捐赠金额认定的标准,不包括实物以及其他形式。
慈善榜的相继推出,使人们的关注焦点,从富豪榜转向了慈善榜,而在这背后,是人们开始从拥有财富数目的多寡,转向思考“怎样使用财富”。
浙江,培育慈善家的热土 在5月10日公布的本次慈善家排行榜上,浙江的企业家显然是最为乐善好施的一个群体。榜上50位企业家当中,有14位企业家是在浙江出生的,其中总部设在浙江的企业有11位,慈善家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大部分省份。
也许是浙江人传统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强烈的乡土观念,也许是浙江人历来拥有的回报社会的优良品德,有关资料显示,浙江的企业家们热衷于慈善事业的成绩,在全国范围来讲也是相当突出的。
仅据浙江省慈善总会统计,截止2003年浙江全省慈善机构捐赠筹募金额已累计超出十亿,名列全国慈善捐款的前列。在各种类型的慈善事业的名单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浙江的财富人物以及他们企业的名字。
2003年被列入福布斯中国内地100位富豪排行榜的楼忠福,旗下的广厦公司先后捐赠、捐助、投资扶贫、医疗、教育、文化等各类公益事业累计已达8亿多元。
浙江卡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张金,在西部地区援建了16所希望小学,资助了100名贫困学生,并计划在10年内捐建100所希望小学。今年3月份,卡森公司又向浙江省农村青年发展基金捐赠1000万元。
浙江圣雄集团董事长林圣雄,至2003年底共向希望工程捐款2592万元,其中援建希望小学71所,并承诺在2005年实现捐建100所希望小学的目标,是迄今为止国内为希望工程捐资最多的个人。
“康莱特”的老总李大鹏,以企业名义出资1000万元给抗癌协会建立基金,以个人名义向杭州市政府组织的“春风行动”捐赠30万元。
浙江中宝企业集团董事长吴定良,从1992年至今捐赠了1000万元给各类扶贫济困项目。
……
除了这些知名企业家外,浙江的众多中小型企业也为当地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长起来的中小型企业家们,往往希望能为自己的故乡多做一些事。像萧山慈善总会中的大多数捐款,就是由萧山的企业所捐赠的。仅萧山的百强企业中,就有25%的企业参与了慈善事业。
爱心,与社会一起互动 事实上,普遍开展的慈善事业,并非单纯的个人道德主观行为,往往成为一种互动的社会行为。
慈善排行榜让人们知道了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时候,也在为社会尽责,消除笼统的“为富不仁”的想法,一个企业或企业家只有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情况下,他的企业才会得到持久的发展,而这个排行榜也正发挥了这方面的功能。
据了解,浙江大部分善款都是由本省的企业以及企业家个人捐助。这些慈善捐款,在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起到不可忽视作用的同时,也给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确,在这个功能复杂的社会机器当中,各种零部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少了哪个零件都会影响整台机器的正常运作。从这点来说,企业家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回报。慈善的形象无形之中为企业提供了更和谐的发展环境。
从这个角度讲,慈善事业对社会和企业之间有着相当强的互动性。认识到慈善事业和企业发展的这个契合点,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慈善事业,也有“社会功用”
慈善捐款这种行为,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人会把慈善捐款,与个人品德高尚、乐于奉献爱心结合在一起。从慈善家个人角度来讲,更多的则是在乐善好施中实现财富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而在一些社会学者眼中看来,慈善家的捐款也是缓解贫富差距矛盾的一种途径。
有专家提出,近年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第三次分配”理论,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以捐赠等方式回馈社会,被称为第三次收入分配。
现代的公益事业已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的民间社会救济行为,也不仅仅停留在道德提倡的层面。目前在发达国家,推行社会慈善事业进行国民收入的再调节,已经成为缓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途径。美国的富裕阶层的企业和个人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做出的慈善公益捐助有6700多亿美元,占到了美国GDP的9%。
西方国家的高额捐款,与其高额的遗产税有很大的关系。在美国,遗产税高达50%,所以很多美国的富豪都宁愿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用作公益事业,像非常著名的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都是富豪用个人名义创办的私人基金会。
今年3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00号国务院令,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将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新的条例意在鼓励民间慈善事业发展,对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至于企业或个人向基金会或其他公益机构捐赠减免税收的政策,势必会提高他们的捐赠热情。当然,对防止借捐赠逃税的行为,新条例也做了规定。
捐款,为什么也怕麻烦 在杭州慈善总会的捐款记录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匿名人士的款项。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许多私营企业的老板都会定时或不定时地来捐助善款,但是不愿留下名字,更害怕被媒体宣传,唯恐给自己或是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这样捐款不留名的人不在少数。在首届“浙江十大慈善之星”提名人选中,就有一位做好事从不留名的爱心人士。自1999年起,他每年用“顺其自然”的名字通过邮局向慈善事业捐献,5年来累计捐款80余万元。
当然,采用匿名的方式捐款,主要是出于“做好事不留名”的心理,但许多捐款人还有另外的担忧。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即使是做好事,这出名的事儿还是防着点好。这捐款的好事儿让周围人知道了,一定程度暴露了自己的财产情况,说不定还会给自己和家人引来一些麻烦。而一些小型的企业,更是怕捐款引来祸水,各式各样的捐款名目不久就会找上门来。对于那些刚刚成长起来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过多的捐款非企业能力所及。
据基金会人士介绍,今年各向“浙江省农村青年发展基金”捐赠1000万的5家企业中,其中有一家企业的名字鲜为人知,实际上它是浙江一个著名集团属下的一个子公司,该集团公司不想挂自己引人注目的大名,而只是用了知名度较低的子公司名字,也许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慈善,推动着财富观改良
中华慈善总会的创办者和第一任会长崔乃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有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秀传统,但是许多人还是缺乏回馈社会的整体意识,富有的人也不例外。
据曾担任过水利部部长的崔乃夫回忆:1991年华东水灾的时候,让他最感动的还是普通群众的捐款,捐款数额占了大部分,超过了企业和富豪。
确实,有没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财富的多少没有内在联系。但是,如果拥有更多财富的人群,能够有更好地运用财富服务社会的意识,那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也是许多人认为慈善榜出炉总是件好事的原因所在。
当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家们,凭借自己创造财富的智慧和能力震惊世界的同时,他们是否还能同样成功地运用他们掌握的财富,服务社会呢?“慈善榜热”不过是世人这种关注目光的体现。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新发展观的问题。当我们对为什么要发展经济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时候,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使用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