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全国昆剧领导聚首杭州商讨挽救大计
www.zjol.com.cn  2004年05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博物馆三字总让人联想到那些美丽、珍稀却早被人遗忘的东西。巧的是,昆剧———这个被誉为万戏之宗的活古董也把这一天当作了自己的节日。因为1956年的这一天,浙江昆剧团的《十五贯》轰动京城;2001年的这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昆剧“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去年的这一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昆剧团———浙江昆剧团终于从京昆剧团中脱离出来,再一次独立建团。

今年的5月18日,东道主浙江昆剧团邀请齐全国所有昆剧团的团长,观赏了浙江昆剧团排的新戏《公孙子都》;然后在昨天下午,上海、江苏、苏州、湖南、北方、永嘉、浙江六团一所的头儿们坐在梅家坞,共同探讨如何让昆剧这个活古董走出博物馆,探讨如何把这个古老剧种的美,展示给更多懂得美的世人。

今年9月,六个昆剧院团都要赴京为政协成立55周年搞纪念活动,每个团要出60分钟的节目,用最拿手的几个折子戏为政协55周年献礼。

但这次年度院团长会议,更要解决昆剧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文化部拨款2800万元人民币作为拯救昆剧的专项资金,可怎么用这笔钱来拯救?

现实的问题随便一列就有一串:除了上海昆剧团很快会有新剧场,其他六个剧团(所)都存在没有自己的专用剧场、没有地方演戏的问题,有了专用剧场,才能固定演出时间,培养昆剧观众;湖南昆剧团想从边远的郴州搬到湖南文化中心长沙,因为昆剧需要扩大影响力;永嘉昆剧研习所想扩成永嘉昆剧团,只有成为演出实体,才能壮大昆剧实力。这些具体困难都想在昆剧院团长会议上得到解决。

可是最让所有头儿们头疼的,还是两个讨论了很多年却依旧悬而未决的问题:大量剧目的流失带来的剧目传承问题,和昆剧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

  三千剧目现只剩两三百

有人说,昆剧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歌剧,它将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和最华丽的音乐融为一体。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昆剧剧目有三千多部,其中《牡丹亭》《西园记》是它的顶峰之作———《牡丹亭》字字珠玑,曹雪芹除了感慨满口馥香、心襟荡漾之外,说不出其他话来;至于曲,那更是典雅华贵,地方剧种略借鉴一二,立显大气。

可是这三千多个剧目,流传到昆剧“传”字辈艺人手中只剩下600多个(昆剧艺人分为传、世、盛、秀四代,传字辈老艺人就是当年晋京演出《十五贯》的周传瑛、王传凇等昆剧老前辈),传到现在,只剩下两三百个,而中青年演员掌握的则只有160多个。许多优秀的剧目,随着一批批老艺人的离世逐渐消亡,现在辉煌一时的“传”字辈老艺术家只有倪传銊老人还在世,而且老人已经是96岁高龄了,“每过世一个人,都带去一大把戏啊,只可惜当时没有影像、录音设备”。每个昆剧人都为此痛心疾首。

著名昆剧小生———上海昆剧团蔡正仁团长感慨地说:“当年我在我们这些师兄弟中,学的戏数量也算是多的了,可是最近我绞尽脑汁回想了一下,也只有70多个,而现在的年轻演员,如果会十几、二十个戏就很了不起了。”抢救措施:

《中国昆曲剧目精选大全》和《昆曲曲谱大全》正在筹备编撰中,据说每个团都将出10部戏充实这两本具有史料价值的书。

每一个剧团都在努力保存音像资料,如浙江昆剧团一年时间已经录制了浙昆“世、盛、秀”三代著名艺术家和优秀演员的30出代表作。

浙江昆剧团还筹备下半年重新排练当年浙昆的当家剧目《长生殿》,请所有还在世的“传”字辈老师共同导演,争取把这个传统经典尽可能原汁原味地排出来。

  全国昆剧人只有六百

有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号称中国戏曲之祖的昆剧,全国从业昆剧人却只有600个左右。

是的,这个行业太清苦了,让年轻人怎么耐得住。“低工资,少福利,很多(我们这行的)年轻人因为买不起房子都找不到对象。”北方昆剧团应该是那么多昆剧团中年轻人还算多的剧团了,平均年龄只有35岁,最近又招了30个小学员,可是,让这些年轻人安下心来学昆剧成了大问题。

据说,昆剧培训班不是没有举办过,可是时间、资金、老师、学生都有问题。单说老师,那些有辈分的老演员大多到了退休年龄,要把他们召集起来教年轻人,就有困难;就算老师肯教,可是要把六个团的学生集中起来,这困难就更大了,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演出任务,而且有些群戏,教会一个人根本没用,学生们回去还是没法演。

“去年的昆曲节很多老师都赶了来,教了7天学,可是学生回去又忘了呀。”蔡正仁团长对这种没有规范的教学很担忧。

据说像蔡正仁擅长的这类昆剧小生戏跟昆剧其他行当比起来,流传下来的还算是多的,像武生行当,“传”字辈中已经没有武生演员在世了,现在浙江昆剧团的林为林团长属于为数不多的武生演员之一,而曾经在昆剧中非常了不起的“花脸”,现在几乎已经找不出来了。

昆剧要振兴,需要很多很多的名角,到底蔡正仁、张静娴等老一辈名角都正在老去,而林为林这样还算年轻的也近中年了,年轻的名角在哪里?这是在场每个“头”都深深担忧的问题。抢救计划:

定期培训,就某方面内容集中培训,也可让某个名角老师专门赶往某地,帮当地培训出一些新戏出来。

实行人才、剧场共享,这样实行完全流通才能让更多演员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也能促成很多新戏的演出。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