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绍兴县外贸向加工贸易转型
www.zjol.com.cn  2004年05月2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目前,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开始,我国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将成为外资的聚集地,加工贸易面临新的、更大的机遇。同时,作为一种“两头在外”的对外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对缓解当前外贸生产企业资金、原材料紧张的状况,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绍兴县下决心解决加工贸易“短腿”的做法,对各地外贸的发展也具有启示作用。
    
  
浙江日报讯:今年一季度,绍兴县天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加工贸易出口1800多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8倍,成为该县发展加工贸易的“样板”企业。据了解,今年以来,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成了这个外贸大县不少企业新的选择。

    加工贸易是一种以国外资金和原料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形式,在此之前一直是绍兴县外贸的一条“短腿”。去年,该县加工贸易额在出口总量中的比重还不到5%,与广东、江苏一些地方60%以上的比重相比,差距悬殊。“去年10月,国家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后,县财政的退税压力加大。据估计,今年全县的外贸出口额将达30亿美元,按新的退税率计算,县财政就得承担4亿多元的退税。”绍兴县有关领导介绍说。

    而发展加工贸易,退税的压力就要轻得多。据测算,同样新增1亿美元的出口,如果采取一般贸易方式,地方财政就要承担约2600万元的退税额;要是换成加工贸易,则仅需承担700万元。为此,绍兴县政府今年提出要做大、做强加工贸易,完成全年加工贸易3亿美元的目标。

    发展加工贸易,对企业来说,也可以利用国内外原料价格差,赚取中间利润。今年1月,天龙公司瞅准国际切片价格每吨700美元的低谷价,与韩国及日本客商一举签下了上万吨的切片供货合同。目前,如同样要购进此种原料,则每吨将需要900美元以上。绍兴县梅盛布业去年进口数百吨优质“海岛丝”,将它加工成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再出口欧美市场,创造了50%以上的高额利润……

    目前,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外贸转型,成了绍兴县上下的共识。该县外经贸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干部深入乡镇、企业,开展宣传发动、培训示范等工作。钱清镇拨出150万元专款用于奖励加工贸易,并组织30家企业老总到青岛取经,目前全镇已有10家企业正式落实了加工贸易的专职业务人员。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企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在最近该县举行的发展加工贸易专题会议上,“南方”、“永通”、“永利”等15家企业,当场定下了今年实现加工贸易额1000万至5000万美元的目标。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周智敏 县报道组 李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