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资产不足百万元的乡镇企业,发展到如今资产规模达21.6亿元、主营业务年收入39.8亿元的大型建筑集团———赖振元、郑桂香夫妇共同成立的龙元建设集团在完成初始20年的产业积累后,昨日在资本市场成功亮相。
昨天上午9点25分,当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屏幕显示出龙元建设(600491)开盘价为20.38元时,赖振元、郑桂香夫妇也在不经意中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创富榜新的一员。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董事长赖振元持有4856.5万股的自然人股;其妻子郑桂香以持有591万股的自然人股成为龙元建设的第3大股东;赖野君与赖朝辉作为赖振元的女儿和儿子分别持有该公司4.08%和3.9%的股权。龙元建设的发行,使赖振元夫妇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实现了巨额增值。以昨天的收盘价19.99元计算,赖振元夫妇的资产将达10.89亿元,这足以使他们进入胡润中国富豪排名榜前100强。
从建筑小工到亿万富翁
1982年闯进上海的象山二建(龙元建设集团的前身),从劳务分包起步的直到今年夺得101层的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工程第一标,掌门人赖振元回想起自己的创业史,那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在完成了最初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要素的积累后,龙元建设顺利地向民营机制转轨,并走出象山,先人一步抢滩上海。说起其中的奥秘,赖振元认为只有两个字———“质量”。不惜代价求质量,千方百计保质量,这是大批浙江建筑企业的共同要诀。这个要诀的产生,来自一次次的实践教训。
1986年2月,龙元建设承建的上海市第二教育学院理工楼工程五层框架结顶了,正准备上海市工程质量检查团前来检查。就在临近检查结束时,有人指着一根柱子上露出的一小块红斑提出了质疑。公司总经理一句辩解的话都没说,叫人拿来榔头,当场敲开柱子,发现那红斑只是在浇铸水泥时不小心拌进去的一小块碎红砖,柱子里的钢筋一根不少、半寸不短。可是那人讽刺道:“你们是为上海高等学府造大楼,不是在乡下造农舍。”
从此,龙元建设定下规矩:一般公房要当作宾馆做,普通装饰高级做。无数象山建筑人员就这样在摔跟头中学习、成长,领悟了只有创名牌、出精品,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道理。
近几年来,在上海市每年对外省市进沪的1700多家建筑企业进行的综合实力评比中,头把交椅总是象山的企业轮流坐。不过,谁也想不到,他们中的不少人,将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竟会拥有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身价。
浙江人屡创财富神话
除了建筑业,借助资本市场诞生的浙江亿万富翁不在少数。上海荣正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身价排行榜”显示,截至2003年末,已有37位高管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在排名前50位的高管中,浙江人占据了半数以上。
自2001年天通股份(600330)以自然人控股方式发行上市以来,许多公司纷纷效仿。高管富豪现象越来越普遍,虽然目前这部分自然人持股都不能流通,但与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同的是,自然人持股本身是可以流通的,只是受限于发起人股份3年内不能转让或高管持股的禁售期限。
在这份榜单中,浙江民企独领风骚。华海药业(600521)董事长陈保华和总经理周明华并列第二位,他们的持股市值均为6.12亿元。此外,年末持股市值超过5亿元的还有排名第四的杭萧钢构(600477)董事长单银木,年末持股市值为5.27亿元。
据统计,年末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自然人高管共有37人,排名前50位的其持股市值也超过了5000万元。部分浙江公司的上榜人员较多,士兰微(600460)共有7人上榜,处于次席的浙江龙盛(600352)也有6人上榜。
有人说,浙江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人们甚至用“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来形容浙江企业的活力。“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形成超前市场的浙江意识,同时也创造了浙江创富现象的神话。